容桂有什么景点?
容边社区,位于顺德区的北部。因容山而名“容里”后改称“容边”;以容山之麓为界分为上、下村,故有“上容边”与“下容边”之分。 容边的祠堂很多。其中陈太史祠是容边上村的纪念祠堂,是清代中叶容桂陈太史家祠的俗称,又名陈氏宗祠或紫阳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
据说当时建了一座二进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子作宗祠用。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房子不够用,就先后两次扩建,成为一座有前、后两座大殿和三座小寝的二进五间的建筑群。前座大殿是“容山讲堂”,门额题“太史家塾”,堂内悬唐寅书“容山讲堂”匾额,左右对联是容国环撰写的“德被容山留胜迹,笔参造化著鸿篇”;后座大殿是主祠,供奉陈太史和祖宗灵位,厅额镌“紫阳堂”三字,楹联是明人王守仁撰写的“先圣道脉斯续,名卿世家复兴”。
解放初期,由于连年战乱,祠堂破败不堪。一九五六年至六八年,由全体村民集资对祠堂进行了一次维修,并辟为小学,分前后两廊作为教室使用。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前期,又由村民再次集资进行第二次大规模重建,拆旧建新,建成一所拥有三层教学大楼及一个标准运动场的新学校——容边小学。现在,这里的教学楼已成了容边老人会的活动场所了。
据记载,该祠曾先后出过十五位举人和五位进士,在顺德乃至南粤都颇有名声。因此,每年春秋两祭都有大批后裔前来祭拜。 陈太史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兼诗人陈恭尹。他出生于明崇祯九年(一六三四)十月廿三日,逝于嘉庆十六年六月十二日(一八一一年七月十日),终年七十九岁。 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时就能熟读《论语》等儒家经典,且过目成诵,乡人称为神童。十四岁时就参加科考得中秀才。明亡后隐居不仕,自号独漉。曾与黎简、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他的诗大多描写山川景物、寄情叙怀之作,风格高峻。
著有诗集四卷、诗文集九卷,以及《广东新语》、《四溟诗话》等著作三十余种流传于世。其生平事迹还被列入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岭南文库》一书之中,供后世研究。 一九九七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在佛山石湾窑成功创作了一尊高2.4米,重达4吨的陈恭尹坐像雕塑。这是继李贺、曹雪芹之后,第三位被列入陶瓷艺术大师行列的名人的陶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