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有什么旅游景点?
华县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境内,地处渭河中下游,东临渭河干流、南接秦岭北麓、西至华山风景区、北通渭河二级支流涧峪河,总面积4948.1公顷(74221.5 亩)。 华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民间艺术的摇篮,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有新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6处;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垣遗址6处;秦、汉、三国、北魏、唐、宋等历代陵墓、遗址共30余处;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5处。
新石器时期半坡类型和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遗址分别位于今华州区下庙街道和柳枝镇高阳镇。 东岳庙座落于华州城东关的渭河西岸台地上,坐北向南,占地二万三千七百平方米,是陕西著名古建筑群之一, 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宏伟,规模庞大。现存山门、中殿及东、西配殿和大钟楼三进院落,南北长三百四十米。东岳庙创建于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明宣德四年 (公元1429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两次重修扩建。清乾隆年间又经大规模修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现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时代遗物。整个建筑依山形水势而建,布局谨严,主次分明,气势雄伟,古朴壮观。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东西香楼、中殿及两侧配殿和东西廊房。中殿为全寺枢纽,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覆盖,覆以筒瓦、板瓦。前出月台,明间开敞窗三门,两梢间为隔扇门。左右各一抱厦,皆悬山布瓦顶。
上若云梯,气象森严;下如城墙,坚不可摧。”这种建筑布局在国内外寺庙建筑中是少有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院内现存古树六株,形态各异,姿态挺拔舒展。其中一棵大柏树已有千年以上历史。
莲花寺位于陕西渭南市华县莲花寺乡东北部的渭河南岸丘陵地带,相传始建于隋末,因唐初大将尉迟恭曾在此驻军,并建有一所行宫而盛名于世。后毁于战火,仅存一座戏楼。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重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修观音庙、天王殿、山门等处。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至七年再次重修。1983年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现为宗教活动场所。 寺院周围原有八景,即“莲池夜月”“槐荫清影”“塔岭秋风” “竹溪烟雨”“金仙晓钟” “龙洞灵泉”“鹿苑春耕” “凤台花雨”。现在尚存莲池、古槐、铁塔、碑石数通和石拱桥、照壁残迹以及清代修建的山门和戏楼。 莲花寺戏楼呈方形,为单檐歇山顶式结构,上铺黄色琉璃筒瓦,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梁架为穿斗结构,柱间施双步梁,斗栱为五踩重翘,斗栱雕刻图案栩栩如生,檐下有雕饰华丽的雀替,门窗装饰有木雕人物故事,做工精细,造型美观。舞台上方横匾书“古莲馨韵”。台下两侧有台阶可通往后台及观剧席。整体建筑显得庄重典雅,气魄宏大,极具观赏性。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东部渭河北岸华州、渭南、商洛三市区交界处,距西安、洛阳均不到一百公里,面积近千公顷。它是由一峰、二竹、三池、四瀑、十二潭、三十六湾组成的山水景观。主峰高一百四十多米,巍峨壮观,因与西岳华山遥遥相望而得名。 少华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色十分优美,据唐代《华山图经》记载:“华山,一名少华,一曰太华山,在雍州华阴县南五十里,周回五千丈,高二百丈,西临沣汭,有石门。”可见此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得名。
自南北朝开始,这里逐渐辟为佛道胜地,留下许多古迹胜迹。山上古木葱茏,奇珍异草遍布,泉水清澈甘甜,鸟语花香,气候温凉,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山下河流交错,沟壑纵横,林木遮天蔽日,构成了一幅山川秀丽的水墨画卷。 少华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人文景观丰富。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赶至此,躲入一个石洞避祸,后人将此处称为刘氏洞,并将洞前的溪流命名为避难川。唐朝大将程咬金曾在这里屯兵养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宋代文学家苏轼来少华山游览时,曾挥毫写下了“云石乱攒三珠树,幽岩深窟十三泉”的诗句,赞美这里的奇丽风景。
此外还有玉女池、一线天、飞来石、棋盘石、舍身崖、桃花洞等众多自然景观让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