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为什么收费?
“景区为什么不免费开放”的问题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很多免费的景区实际上都是政府在贴钱运营。 比如最近很火的黄山和泰山都曾经对游客免票过一段时间。
但是你看媒体的报道的时候会发现,山上的物价并没有因此便宜多少,甚至有时候还会涨价(如泰山);住宿也基本还是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使景区是免费的,山上的人流也还是能够给景区带来可观的收入的!只不过这种收入跟门票收入相比要少得多罢了…… 所以如果我说,景区不免费的原因并不是出于所谓的“资本家本性”的话,是不是会有人觉得我在瞎说呢? 但是如果你了解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就会发现,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价格(P)=边际成本(M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它的意义在于表明了生产者会把自己的商品定价为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最后一单位劳动力的报酬水平,而不会多捞一分钱。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一理论往往并不能得到完全的体现。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仍然是生产者做出价格决策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这些景区会选择将门票定得比边际成本高出很多呢?这是因为,从经济学角度看,传统经济理论只讨论了价格的调节功能却忽略了其分配功能。 在现实中,价格除了具有调节供需平衡的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分配作用。当人们购买一个物品时,他们也在选择自己对于该物品的偏好程度。 而这种偏好通常是通过货币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它取决于人们对钱的估价。所以当我们决定花多少钱去买一个东西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和别人这个物有多值这么多钱。
由于旅游作为一种娱乐消费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消费需求,所以当人们去购买一种娱乐项目或者是景点游玩时他们在本质上就是在衡量自己对这类产品的偏好大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会将价格定为远高于实际成本的数字了——因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那些更倾向于把钱花在娱乐休闲上而不是用在衣食住行上的消费者们。而且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且还能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