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有什么古墓景点?
1.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地址:广州市解放北路867号,近广州火车站 南越国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设立的一个诸侯王国,国都设在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带,建都时间约前204至前111年,历时93年。南越国第一代国王赵佗原为秦朝将领,秦末时率兵镇守岭南地区(五岭即大庾、骑田、临贺、都庞、萌渚五山),于公元前203年脱离秦朝独立建国称王;第二代国王赵胡在位期间(前179~前122年),与汉朝关系日益密切,并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奉汉玺绶归入汉朝版图,成为汉朝的一个郡;第三代国王赵婴齐继位后,因母亲郑氏被汉武帝赐死于长安,遂迁都番禺(今广州城西南越秀山上小蓬莱阁址),从此南越国国势渐衰,终于在元鼎六年(前111年)被汉朝彻底消灭。
考古工作者于1983年至1987年在现越秀区解放北路附近发掘了一座南越国时期的墓葬--南越王的古墓。该墓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以上,是西汉晚期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大型建筑基址,也是我国南方所发现的年代较早的规模较大的一座古代帝王级墓葬。1987年5月2日,南越王及其夫人的“真面目”终于揭开了。在发掘过程中,除发现南越文王的棺椁外,还首次发现了南越王后赵妃的棺盖和木簪等遗物以及大批珍贵丝织品,还有金器、银器等随葬品共千余件(套)。其中,南越王夫妇的玉玺和印纹陶瓦当尤为珍贵。
2.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黄埔军校是国民革命军最重要的军营基地之一,由孙中山先生创办并任首任军长。它坐落在广州黄埔长洲岛,距市中心约有17公里。校本部是建于1931年的中央军训部,包括礼堂、教授队宿舍、校长办公室、党代表办公室等十栋建筑物,占地10余万平方米。这些建筑物保存基本完好,特别是礼堂内悬挂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校训“亲爱精诚”四个大字和孙中山像及当年教官授课时的沙盘模型等等。 门票价格:免费,但需凭身份证或学生证领票排队进入参观 开放时间:周二到周日 8:30~17:30(周一闭馆)
交通指南:乘旅游公交2线到黄埔军校站下即可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东郊的黄埔区长洲岛上,濒临珠江。它是孙中山先生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为了实现他“创造民国,救中国”而办的军事学堂。从1924年初建校到1930年迁往南京中山陵,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中,它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百万武装革命者。
3.南海神庙 地址: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庙头村,北望白云山东麓,南对狮子洋 票价:20元/人 (含南海神庙、古船展厅)
开放时间:8:30—17:30(17:30停止售票) 交通路线:在广州地铁四号线黄浦站上后坐公交到庙头村站下便可到达。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坐落在黄埔古港旁,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以后又多次重修,形成现存的建筑群。主要建筑有门楼、头殿、正殿、观音殿和香亭等。庙中有一石碑上刻“海不扬波”四字,是明代嘉靖年间皇帝赐予的,因此南海神庙又有“扬波古庙”之称。 南海神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风格古朴,雕刻艺术精湛,是中国现存最杰出的古代庙宇之一,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三元里抗英纪念碑 三元里抗英纪念碑又名"三义祠"。该祠是清朝同治三年(1864)乡民集资为纪念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胜利而建立的。
5.黄埔古港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沙园村一带,这里是南汉时期(917-971年)的“市舶司”(管理海外交通贸易机构所在地),北宋时期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由于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这里的建筑有着浓厚的欧陆色彩风格。 交通指引:公交车:可乘坐地铁到沙园站下车转乘公交226路、35路等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