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有什么旅游景点?
黄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地跨市内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绩溪县以及省辖市徽州区(原徽州地区)。北临长江,东隔黄山余脉与衢州市相望,南邻黄山景区,西与宣城市毗邻。
黄山是中国名山区之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并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和“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它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秀丽景色于一身,因此赢得了无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1979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成为全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7年入选中国十大知名地标性建筑,2018年6月8日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二批"能看尽看"项目名录 。 黄山有七大主峰,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三大群峰白鹅岭、光明顶、天都峰呈半环形分布,环绕在天都峰周围的山峦均为雄秀隽美的高峰,故有“三山五岳”之誉。其中莲花峰是古代黄山三十六峰之首,在明代万历年间曾经一度为天下第一名山;黄山还以云海、怪石、温泉、冬雪四绝闻名于世。
黄山一年之中四季皆可游览观光,尤以夏秋两季最佳,此时雨水充沛,气候凉爽,草木葱茏。黄山主要名胜古迹有古桥七座、古塔五座及飞来石、狮子岭、百步云梯、仙人晒靴、天都峰、鳌鱼峰等景点二百多处。现在,山上已建成玉屏楼、云谷寺、北海宾馆、白云宾馆等三十多座风格各异的宾馆和饭店,可同时接待二千五百多名游客住宿,并有索道直通山顶。山下则有屯溪老街、潜口民居、呈坎古村落、唐模古村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可供参观游览。
黄山风景区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太平湖,古称焦渡,又称罗塘湾、方池潭,因太平军在此扎营而得名。她地处黄山与九华山之间,由太平湖、黄湖、罗塘湾、方塘湾四大水湾组成。总水域面积88平方公里,蓄水总量25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多米。这里群山环绕碧水如镜,湖中岛屿星布点点,湖岸蜿蜒曲折景色迷人,被称江南的北国风光,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享有东方多瑙河的美誉。
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奇松、怪石、悬崖、瀑布等,人文景 观有水阁烟云(即西递、宏村古建筑)、花津胜迹、梅城遗风遗址、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旧址等多处文物古迹和旅游景点。此外还有太平湖渔家乐、赛龙舟、水上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等多项娱乐休闲活动供游人参与。 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常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2℃左右。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而夏季长,无霜期较短,降水较为充沛,雨日较多,雨量集中于春夏两季。光照资源相对充足,对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使得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有植物百余种,动物近百种。尤其是鱼类品种相当众多。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开发了太平湖旅游区,建成了太平湖度假区,兴建了度假村、别墅群、宾馆饭店、游船码头等服务设施,使太平湖这个镶嵌在皖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更加光芒四射。
齐云山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县城西南约十五公里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的主要景源。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遥相呼应,为徽杭古官道所经之地,素以“黄山白岳甲天下”而闻名遐迩。
唐代咸通七年(公元866年),休宁籍著名道士、道教南宗祖师、“药王”孙思邈的高徒许旌阳在此结庐修炼,遂开山立教。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被赐号为“玄天太素真君”,敕建道院,从此香火日盛。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皇帝诏命扩建,至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始成如今规模。清乾隆、嘉庆年间更是兴盛一时,曾有大小宫庵殿堂一百多所。历代著名学者朱熹、沈括、文天祥及文学家冯梦龙等都曾来此题碑刻诗。
齐云山原名白岳,因其“奇峰耸秀、翠霭萦云”与黄山媲美而得名。齐云山与黄山南北相望,且其地质构造、水文地貌相似,因而形成了奇峰秀顶、幽洞曲涧、奇石古岩、流泉飞瀑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全山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涧、十九泉、二十八潭、二十四洞、十湖之心,形成诸多奇异景观,犹如一座宏伟壮观的天然山水园林。
据传,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白岳,见其山势奇特,便挥毫题词赞曰:“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自此白岳之名远播华夏。
目前,齐云山风景区已建有玉虚殿、八卦祠、太素宫、无量寿佛殿、文昌阁、望仙亭、香茗阁、紫霞堂等众多道观,并修建了登山步道、缆车、栈道等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观光型、休闲度假型的文化旅游区。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建成的仿明清式建筑的太素宫及其附属建筑群更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置身其中,不仅可领略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亦可欣赏到清代和民国时期古建筑的艺术精华。
九龙瀑、九龙池
黄崖碧树,九龙瀑布,这是齐云的两大天然奇观。黄崖是由一片巨大的花岗岩石体构成,壁立千仞,形如天造神绘的一幅巨大壁画。站在岩下仰望,只见阳光侧照,赭黄的崖壁上呈现出墨绿斑斓的色彩,蔚为壮观。沿着一条窄路攀援而上,穿过一块块巨石堆垒而成的石门,眼前豁然开朗,一泓深潭横卧眼前,这便是九龙池。相传,这里是九龙聚会之处,九龙在此吐出九股清泉,汇成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