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有哪些景点?
1、田北春草园 位于上高县城东南侧,由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邓之诚于1936年创办并命名为“田园诗社”。园内遍植花草树木,环境优美。建有“阅报室”“藏书楼”“来薰亭”“知鱼池”“咏荷堂”“饮宴处”和“田园居”等。现园址占地40余亩,有文物建筑15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办图书馆。 2、袁州古城墙 袁州古城墙,又称宜春城墙,在今宜春市城区,东邻秀江,南接宜阳新区,西临袁河,北倚府前路。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杨行密据江南地区建吴国,定都金陵,改金陵雍熙寺为佑国寺,后改为大雄宝殿。五代十国时期,天下分裂,战乱不休,江西先后被梁、唐、晋、汉占领。
宋开国元年(公元960年),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开封)。此时江西属于江南东路。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张方平在上高筑城以备盗,并建议修葺宜春旧城,增广城郭。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知临川刘逵率郡民筑抚州城,并请置抚州,诏可。至此,今抚州市区除荆公路以东古驿道一带属金溪县外,其余皆属临川县地。金代置宜春州,领县四,州同上高。元代置路,领府二,州一,县六,袁州路辖今宜春市、上高县及新喻县北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灭云南梁王藩,把云南归入京师直辖,取消云南行省,改为布政使司,下设十二个府。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袁州府从布政使司的下属机构变为独立的府级行政区划,辖五县,治所在宜春。清代沿袭明代体制。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府设袁州,属江西省,辖八县。
新中国建立后,设立宜春专区,专署驻宜春市。1980年1月,国务院决定撤销宜春地区,将其所辖各县划归南昌市管辖;原宜春县的温汤镇划归宜春市管辖。198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清江县,设立樟树市(县级),由宜春市管辖。至此,今宜春市辖三区三县级市一县。 (来源:百度百科—袁州古城墙)
2、上高滕王阁 上高滕王阁是隋唐时豫章郡文学侍郎李尚书的故宅,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豫章太守韩裴为了颂扬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德,特命李尚书后裔李元膺重修滕王阁。宋代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作《滕王阁赋》。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上高知县叶景韶重建滕王阁。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尚书吕光禄以私银捐建,并请得大学士夏言题书“滕王阁”三个大字。
清朝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十一月,巡抚程朝荐重新修葺滕王阁。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十二月,阁毁于英军炮火。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十月,湖南巡抚骆秉章拨款修复滕王阁。 (以上来源:百度百科—(上高)滕王阁》 图片 自摄+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