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经过哪些景点?

乌特利乌特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汾河,古称濡水、汾水、汾渎,是黄河的支流,也是山西省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的管涔山(亦作姑射山)。主要河道全长714公里,流域面积约39625平方公里(一说为2.8万平方千米),河流平均宽度1050米。 因地理位置不同,汾河分为上、中、下游之分。在山西省境内有北、西、南三源,北源即海河,源自内蒙古阴山山脉之大青岭;西源即洮河,源自青海东部之达坂山;南源即泾河,源出陕西省泾阳县西北的崆峒山东麓。这三源之水至山西省中部的汾河东注,经临汾注入黄河。

山西境内的汾河上游段属于山地河流,沿途汇集了众多的溪流和地下水,水量丰富;中游段水流集中,形成峡谷;到了下游则进入华北平原,水量变多,逐渐散乱开来,形成冲积扇。 作为黄河的支流,汾河的洪水有涨落规律,但整体说来还是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是在7月份到达高潮。1933年、1975年和1999年的洪水都比较猛烈,给沿河地区带来较为严重的灾害。

现在的汾河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治理,并成为了一条风景优美的生态走廊。它贯穿省会太原市区,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岸的绿地和景观带已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下面我按照时间顺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条美丽河流的古往今来以及沿途的名胜古迹。

■先秦时期 据《山海经·北次三经》记载:“泾水出焉”,可见当时泾河是汾河的第一大支流。另外,书中还记载了这一地区的部落情况:“殷水氏之国”“河伯翼之墟”“诸怀之国”“姑媱之山”等等。这些部族大多是以河为名,说明当时的汾河及其支流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春秋时,魏国在今运城盐湖区西北筑城,号曰安邑。战国初期,秦孝公将商鞅由卫国徙封于此,号为商君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韩、赵、魏后设河东郡,安邑为其治所。汉代沿袭秦制,汉高祖以其地为匈奴攻破后,迁百姓于关中,故址遂荒。

■东汉时期 东汉光武帝刘秀建都洛阳后,为了巩固边防,于公元216年任命大司空李膺为河北牧,镇守广宗(今邢台市平乡县),修建防御工事,史称“辟戟营”或“避戟营”,至今当地还有人称为“大司空村”。

■南北朝时期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始置汾州,以汾水为名。旧州城西依吕梁山,东临汾河岸,地势险要。北魏末年,汾州成为反抗朝廷的义军基地之一。隋代,汾州改名为介休郡。唐代复名汾州。五代十国的后汉乾佑三年(950)正月,汉隐帝刘承祐在晋阳(今太原)东北20里处建立新宫,命名为太乙宫,并立石碑,以纪此事。 后周显德四年(957)正月,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辽,在幽州(今北京)附近与辽兵会战,双方都有重大伤亡。事后柴荣为了激励士卒,亲自到战场慰问,并用箭射死一个辽兵,因而获得“神箭手”的称号。

■宋元时期 北宋时,汾河流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庆历四年(1044)春,任福率领数万宋军攻打西夏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战败身亡。金灭辽后,占领了北宋的首都开封。南宋绍兴十年(1140)十月,宋金两军在汾河一带展开了一场大战—郾城之战。此次战役金兵损失惨重,将领完颜娄室被射瞎一只眼。宋将岳飞乘胜追击,直抵朱仙镇。然而好事多磨,正当岳飞准备收复失地,北上中原之时,却被主和派诬陷,惨遭杀害。

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韩林儿凭借汾河东岸的天坛建立根据地,并自号“小明王”。1356年,朱元璋取江南,将韩林儿安置在滁州,奉其为“淮王”。1366年,朱元璋消灭了韩林儿的军队,韩林儿仓皇出走,隐居云南。

■明清时期 明永乐二年(1404)四月,成祖命王景修等率军赴云南平定叛乱,又命侯继高等率兵前往贵州讨伐苗疆叛乱,先后斩杀伪侯、伪王等,取得胜利。这是明朝初年两次著名的远征。

清雍正皇帝时,曾以“私寓”之名把浙江、福建等省的书生一千多人流放伊犁,这些犯人成了开垦荒地的壮丁,人称“烟徒”。他们中间不少人成为屯垦戍边的功臣。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袁枚曾在汾河沿岸购得土地百余亩,自号“随园主人”,在此定居。他于1767年撰写的《汾州志》共三十卷,是迄今为止研究汾州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宗政药宗政药优质答主

山西太原的汾河。 汾河公园,柳巷,杏花岭区府东街。 这几年修了好多桥,南内环桥、北大街桥、漪汾桥等。 我1989年以前在太原市建机厂工作,那时候还没有新建路桥呢! 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北路的水泥桥和现在的柳巷那个桥。 现在正在改造建设中的北中环桥,是汾河上最后一座跨越主河道的大桥,也是太原汾河中游的最大城市桥梁。

2013年的汾河,我坐船过了趟河。 2014年的汾河大桥下 2015年初冬拍的汾河

2017年拍摄的太钢滨河东路跨汾河特大桥施工现场 当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大桥之一(现在觉得还是最美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