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大排档吗?

糜晨悦糜晨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也有大排档啊,其实大排档这个东西跟地域没太大关系(当然,你可以说“大排档这种形式是某个地区特有的”)。现在只要是发达一点的城市基本都有一小撮本地人开着几个小菜馆、小酒摊,卖些便宜且味道不错的菜,这些菜多半都是普通大众都吃得起的平价菜肴。

我曾经在苏州吃过这样一家店,店不大老板是个和蔼可亲的大叔,菜单简单到令人发指——“排骨年糕”“椒盐大虾”“酱椒鱼头”就这3个菜品,价钱也不贵,排骨20元一斤,酱椒鱼头48元,外加一碟花生米4块钱。大叔自己泡的黄豆花生,自己炒的茶叶余,自己用的酱油醋,自己调制的酱料……那滋味,让我这个在美食界号称“识货”的人也是赞不绝口。

后来,我又在上海静安寺附近吃到过类似这样的店,卖的东西也差不多,而且价格更实惠,比如三杯鸡(39元)、酸菜鱼(48元)、糖醋排骨(35元)等等,味道也很棒。

上海的这家餐厅虽然装潢不怎么样,但是东西好吃价格公道,人走账清,没有那些花架子,所以深受工薪阶层和学生的喜爱。 对了,这家店的名字叫做“阿娘面馆”,面很小碗,6块一碗。 至于你说“在大街上吃”的问题,我觉得只要是不影响卫生和不扰乱交通秩序,在一个正规的商业综合体里吃东西(比如商场里面的餐饮区),有什么不可以?我们外地人来上海吃顿海鲜、涮个羊肉,还要挑三拣四找家像样的餐厅呢,上海人自己吃饭,为什么不能在大街上吃得舒服点?

栾文静栾文静优质答主

大排档的雏形应追溯到明清时期,在民间草根阶层中流传着的夜宵文化,一直伴随着老上海成长,石库门里的竹棚和里弄街巷里的沿街户,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夜生活。

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浦东开发,上海迎来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外来人口的快速增加,为城市的夜晚注入了新的活力。那时,一出虹口区四川北路地铁站就是大名路,在不足1公里的街道两侧林立着近20家大排档,每家20多张桌子,每张桌子可以坐6个人,晚上可同时提供1200人的就餐。由于毗邻提篮桥一带的旧里,周边有很多外来务工者。他们白天辛勤劳作在建筑工地上,晚上几个老乡相约来到大排档,点上一盆烤鱼一大盘生煎几瓶冰啤,边吃边聊。

随着城市的发展,老城厢和旧里改造,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的10多年,大排档逐渐消失了。为了延续和发展夜宵文化,近年来,上海不断涌现出24小时营业餐厅,一些老字号餐厅也加入其中,他们大多是中式面点或简餐,为那些深夜里或匆忙或悠闲赶路的人们提供一餐温暖的宵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