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的面在哪里?
这个,我很有发言权! 这个“面”,当然指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条(凉皮、水波蛋什么的也算面)而是指浇头、拌的面食。 所以这个问题等价于: 上海最好吃的拌面在哪儿吃 那么答案就是: 阿娘面馆 地址:桃江街51号(近静安寺) 价格:26/人 推荐:虾仁拌面、辣肉拌面 以前在静安寺附近上班的时候,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吃,后来换了工作搬到青浦后,也就少了去的机会。 阿娘的面比较宽,和北方的刀削面差不多,不过更加劲道一些。浇头很扎实,用料也很新鲜,虾仁很大只,甜咸适中,口味清而不淡。
这家店是家小店,共两层,楼下点餐吃面,楼上可就餐。装修很一般,但氛围很好,很有家常的感觉。人一直很多,据说很多人早上来买,还可以提前打探一下哪家店排队的人多,足以见得生意之好。
因为味道好,量又足,所以经常有人打包带回去或者叫外卖。 这家虽然叫阿娘面馆,但除了面之外,小笼包和生煎也不错。
水曦优质答主在上海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6万,占全市总人口2.13%,其中30个民族满1000人。
1949年解放前夕,在上海的少数民族人口不足2千人,仅满、回、蒙,苗,彝等少数几个民族。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国的一体化,少数民族来沪就学、从军、探亲、经商,以及支边内调、大搬迁等,少数民族在上海的居住更加扩大和增多。
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开发开放的全面启动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上海的经济不断发展,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外来人口随之逐渐增加,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尤为迅猛。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少数民族人口达44.5万人,十年间增长了76.0%。其中,新市民仍占85%以上,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市16个区县均有分布。从民族成份构成来看,位列前五位的依次是:土家族7.3万人、苗族6.5万人、回族4.8万人、维吾尔族3.5万人、藏族3.1万人,以上5个民族的人口合计,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58.9%。
如今,上海已成为56个民族成分俱全的多民族共居城市。同时,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大、增长快、流动强、民族多、分布广、构成新的特征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