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哪个时区?
上海位于东经120°52′,北纬31°14’,比北京东约1度,南约7分,平均海拔高度约为4米。 众所周知,随着地球自转,每天东边比西边先升起一个小时(因为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同时由于地轴倾斜,北半球的冬季夏季相反。因此中国位于世界两个时间区的交界处,即一个处于西五区,另一个处于东八区。
为了统一时间,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原欧洲和中东划出的东二区和原非洲西部的一个小时区并入中国,作为第四个时区(又称“中时区”)。而上海位于这第四时区的东部边缘,比东边的香港和台北都还偏西一些,所以上海的时间要比这两个城市分别快一小时。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值。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因为地球自转并不严格按照顺时针方向推进,而在每昼夜有两次靠近和远离太阳的时候——分别是黎明和黄昏。由于太阳的直接照射,各地时间存在很大差异。 而我国采用的就是“首都时间”或称“北京时间”,也就是东八区的区时,这也是全国铁路交通的统一时间安排依据。
但要注意的是,“北京时间”并不是指北京的地方时,而是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数字信号传输中心为中心计算的。之所以这样设定,是因为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介于东西两边的两个时区中央。当太阳由西往东运动时,北京地处东方时区,于是“北京时间”就比北京地方时早了一个小时。反之,在太阳由东向西时,北京处在西方时区,此时“北京时间”就比北京地方时晚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