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同志多?
首先,我并不赞同 “ 同志文化 ” 这个概念,我觉得 “ 异性婚恋 ” 和 “ 同性欲望 ” 是两个问题。前者是一个社会问题;后者是一个科学问题。 但是现在人们总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 因此才有 “ 同志 ” 一说。 “ 同志 ” 的本意是,志同道合的人。用在这指代同性恋者确实不合适。 用一个词形容同一类人时,这个词必须是中性描述的——如果这个词带有贬义色彩,那么说明这个词是用来指代某一类人的词语并不恰当。 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我们不应该使用 “ 同志 ” 来指代研究对象(尽管我们可能会提到 “ 男同志 ”、“ 女同志 ”)。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用 “ 同志 ” 来形容我们自己。当我们在说自己时可以使用这个中性词,比如 “我是同志”。 但当我们谈论其他人的时候就应避免使用这个表达。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当使用无性别称谓来称呼我们的被试——“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 在媒体上发布文章时也应该注意不要使用带贬义的词汇。
需要注意的是, “ 同性恋 ” 这个词其实是带有医学属性的。在精神病学的分类中,同性恋属于性变态中的一类。 1973 年,在美国精神病协会颁布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同性恋从心理疾病名单中删除。2012 年,该联盟发布了新版手册,其中删除了同性恋和双性恋内容,承认了这两种性取向的正常性。
所以我认为,对性少数群体的非歧视性表述中,不应含有任何带有贬低或者暗示其病态的含义的词。 我所知道的有一个非常棒的双关语,出自著名同性恋喜剧电影《爱的拥抱》(Brokeback Mountain)。 里面两个主人公在某个场景对话中,其中一个问另一个: “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同妻呢? ”. 对方开玩笑地回答说: “ 因为如果你是他,我一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