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几分钟一趟?
这个要看线路,看时间,看客流。。。 拿我所在的城市广州来说,日常通勤的时段(早高峰和晚高峰)每天开行的列车对数大致是这样的: (来源:广州地铁官网) 从数据上看,高峰期每两三分钟就有一趟,平峰期四五分钟一趟。但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数据,实际往往更紧俏一些——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非起点站,经常都是“一车难求”,需要排队上车。
再来看非高峰时段,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这个时候地铁的人流量会明显减少,大部分线路的行车间隔都能达到五六分钟甚至更长,部分远郊线能够达到8分钟左右。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取得的。如果遭遇特殊情况(例如极端天气或意外事件)导致行车中断时,地铁就会通过加开快车、延长运营时间来应对突发状况,以尽可能地保障出行。
从总体上来看,地铁的几分钟一班取决于客流需求和运力配备两个因素。一般来讲,客流量越大、运距越长的路线,其行驶列车数量的配比也会相应增加。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其地铁网的密集程度和承载量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基本不会出现“拥挤”的现象;而像我所在的广州,虽然地铁网络也较为发达,但早晚高峰时的“人海”现象还是较为普遍,所以感觉上“几分钟后就有车了”要比北京略慢一些。
鞠原优质答主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除香港已通地铁的12个城市中,大多城市早晚高峰时段发车间隔在4分钟左右,平峰时段为6分钟左右。北京、广州及深圳发车间隔略短,早晚高峰时段客流压力也最为集中。
通常来说,地铁发车间隔在4分钟以内即可视为公交化。目前,北京仅有地铁13号线未达公交化运营。北京地铁表示,虽然13号线目前间隔5分钟,但正研究进一步缩短运营间隔。
地铁缩短发车间隔,受制于车辆配属、折返线数量、站台站厅大小、网络瓶颈等诸多因素。北京、广州、深圳等客流“大户”,也难再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
北京地铁公司发言人贾鹏介绍,北京地铁正对既有线改造增购车辆。例如,北京地铁1号线正研究改造,拟增加一条折返线。车辆从14辆编组扩编至16辆编组,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北京地铁2号线车辆配属256辆,近期拟扩编107辆新购车辆。今年底前,2号线将从4分钟间隔逐步提速至3分钟以内。扩编车辆今年内将全部配齐,届时2号线间隔将缩短至2分45秒。
广州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线开通实现网络化运营,将进一步均衡线网客流,部分线路的发车间隔也有望进一步缩短。新线开通初期或将维持现有行车间隔,将视客流变化及时调整。
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未来将根据市民出行客流变化的规律,采取增加上线列车数、压缩行车间隔、增加线路备用车等措施应对突发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