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晚地铁是几点?
2019年1月7日更新 今天在回龙观做了个实验,早上8点10分从回龙观地铁站进去,坐到西二旗地铁站(7站),大概花了40分钟左右。 晚上21点50进入西二旗地铁站,坐到回龙观地铁站(7站),也是40分钟左右。 从实验结果来看,晚高峰时间晚上八点半至九点半,早高峰时间早晨七点至九点,这两个时间段内,乘坐地铁的人流是最密集的。而其他非早晚高峰时期,客流则比较少。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晚高峰期间加开临客列车应该是有效的。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目前北京地铁各线路平均站间距约为3.3公里,部分线路最短的仅有2.8公里,最长的是10号线,但是也不过5.6公里。以40分钟计算,一班车应该能到达3-5座车站,考虑到早晚高峰期间每班车发车间隔不超过8分钟,那么加开的临客列车的时速至少不能低于30km/h吧!这已经接近上海地铁建设时的设计指标了(最高设计时速为80KM/H)。 不过,考虑到早晚高峰时段每列车都满载行驶,再减去一部分用于折返的时间,实际运行的速度可能比这还要高一些。
通过查询北京地鉄的官网发现,北京地铁早在2016年12月份就已经开始测试高速磁浮,并且已经在机场线试乘过几次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开通。如果这种技术能够成熟运用的话,理论上可以极大提升晚高峰期间地铁的运营效率(但并不能解决早高峰的问题……)
以下是原文: 我要特别说明一点:我所说的“最晚”是指对途经各站的乘客来说都是“最晚”;而不是指对某一站来说它是“最晚”,因为这样问毫无意义。比如,我住在西二旗,上班地点在国贸,晚上下班回家,自然是从西二旗到国贸的末班车对我来说是"最晚"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从西二旗到东直门(交通枢纽)的末班车对我来说是"最晚"的——我从西二旗到东直门的末班车当然还赶得上从东直门到西二旗的末班车。所以,文中提到的“最晚”,一律指对途径各站来说都是“最晚”的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