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地铁什么时候开通?
公明是东莞的,不是深圳的! 深圳没有把任何一条地铁修到隔壁东莞去,而东莞也从未把任何一条地铁修到深圳来(或许以后能修到光明)。 在地铁线路图中,“深圳”与“东莞”地界内所有的站名都是统一的用“深圳”或“东莞”冠名的。
在11号线开通的时候,有人大老远的跑去看11号起点站“福田”,结果跑到福田高铁站才发觉这条线其实是通到罗湖的…… 而深圳现在正在建设中的4号线支线延长段(龙华线三期)和5号线延长段(环中线二期),将来开通后,两站间距不到2公里,中间却经过了东莞凤岗。 这已经是很明显得承认了“深圳—东莞”同城化的事实,并且给外地人带来了很大的交通便利。但是,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些地铁通车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因为乘地铁要刷“羊城通”或者“深圳市交通联合卡”才能过闸啦!
当然,对于真正土豪级的人来说,这点钱算不了什么,他们早已拥有一张或是多张不限额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乘车码”,想坐几趟就刷几趟,相当任性;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每个月都要省一点是一点,能用现金就不刷卡。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于是问题来了,同样的公共交通设施,为什么深圳要给东莞人“设卡加费”呢?这难道不是在破坏深圳与东莞之间的“和谐”吗?
原来,这与地铁的运营组织形式有关——深圳、香港等一线城市地铁实行的是“市区范围大小交路套跑”的运营组织方式。什么是“市区范围大小交路套跑”?简单来说就是地铁列车在运行中会根据实际负载情况灵活调整:当列车从终点站返回过程中,如果某个区间的乘客比较少,那么该区间上的车辆就会减少甚至取消,如此一来就能大大减轻乘客的出行负担。
但这样也会带来一个副作用:不同区间乘客的票价将会存在差异,上车的乘客会减少。为了减少这种因运营组织方式带来的成本损失,同时尽可能多地招揽乘客,地铁公司就在这方面动了心思——既然能在东莞坐公交车时多收一元钱,何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