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地铁出口将来在哪?
天津静海区即将修建的地铁,其1期工程预计将于2019年开工,起点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西站,终点在静海区海鑫园附近,线路全长5.7km,共设4座车站(天津西站、丰产河、西青医院、海鑫园),全线共设置3个地下车站和1个车辆段。 那么这条线路对于天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首先,它意味着天津“环外成圈”战略的启动,因为作为中心城区之外的“环城四区”,东丽、津南、北辰和西部的西青都是人口密集居住场所,但除了北辰之外都没有通地铁的计划,而北辰由于有天津北站的缘故也只是在北仓至北站之间修了一条约9公里长的地铁专线(二号线延长线)。因此来说,这一规划无疑是改变了原来市郊轨道交通的布局。
其次还意味着本市“三步走”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第二步的完成(到2020年,建成轨道线网总体规模达到630公里,其中市区240公里,滨海220公里,武清、宝坻等周边地区170公里)。 “三步走”方案中第一步是到今年底建成通车总长度达到388公里的三条线路,分别是1号线三期、3号线一期和6号线;今年还要开工建设2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线路在2020年都能完工,这也体现了本市建设地铁的“速度与激情”!
当然对于静海区来说,不仅现在迎来了地铁,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拥有两条地铁线——在建的13号线和规划的15号线,因为根据最新的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2020)来看,13号线自西向东穿境而过,15号线南北向穿越城区中心,两线在城区中部交汇,形成了一个双十字的交通格局,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的快速发展。
章西优质答主按照规划设计,天津静海新城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客运上进下出,货运下进下出”的立体化交通体系,实现地上地下交通的立体衔接。“静海高铁枢纽”是静海线的重点节点项目,将建设长途客运站以及公交首末站、自行车棚等公交枢纽配套设施和站前广场,为周边地区的居民往来提供交通便利。此外,交通枢纽周边将布置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其他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交通换乘出行的城市客厅和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市民活力中心。
而根据规划,地铁Z1线和静海线以“T”字换乘形式布置在交通枢纽的地下。静海线车站为地下车站,设站规模为2.5站(两岛一侧式站台)。2014年6月,天津地铁Z1线、静海线正式开工建设。Z1线从东丽区直达滨海新区,串联空港经济区、东丽开发区、津南双港、海河中游地区、国家会展中心、双城间生态绿廊、咸水沽组团、海河中游地区、塘沽海洋高新区等重点发展地区,并通过滨海国际机场、津蓟铁路、京沪高铁南站、津秦客运专线南站与国家铁路客运系统衔接实现换乘,是连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的骨干线路。
静海线从津静公路起始,沿团泊大道敷设,止于团泊西区。线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为市区线。这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天津静海新城区域以“T”字换乘的形式通过地下与高铁枢纽实现整体衔接,为津城、滨城以及其他交通枢纽往来静海新城或者前往河北、山东等周边省市,提供交通便利条件。
地铁Z1线和静海线均与铁路团泊南站立体交叉衔接,形成车站换乘枢纽,实现轨道交通与区域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为旅客进出静海新城提供多样化交通选择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团泊南站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市重要的铁路客运枢纽,是京津冀铁路网格上的重要站点和静海新城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