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天气变短?

宫理富宫理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是从6月1日或3日开始的(以夏至为准),到9月20日或30日结束;而冬季从11月1日或11月开始,到来年1月31日止。 在中国的节气中,“立夏”是夏天的开始,“立冬”是冬天的开始。

当然,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温差很大,所以夏天和冬天开始的早晚不同、天数长短也不一样。比如,在我国的西北、华北等地,夏天一般都在7月份到来,而东北、内蒙古东部则得等到8月份; 同样,在我国的南方和西南部分地区,冬天通常是在1月底2月初到来,但到了华南和云南南部,就要等到春季的3月中旬以后了。 由于地球公转所带来的冷热季节差异,是以太阳高度角变化为依据的,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不管时间如何推移,四季的温度高低差别总是十分明显的;而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太阳,但是,温度的高低却随着赤道附近的春分点和秋分点而上下起伏。

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和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之外,广大的北方和西方大部分地区的冬季都受冷气团控制,其最大特点是寒冷干燥且昼短夜长;夏季则多受暖气团的影响,温暖湿润并且昼长夜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气温高、积温大,无霜期也长,因此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和呼吸作用时间都比较充分,能够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供作物生长需要。

桂晓途桂晓途优质答主

秋天来了。

短时气候现象,是大气物理过程在局部区域的瞬时状况,其主要特征为:短时气候现象仅局限于小范围区域;短时气候现象为某一时段内大气行为特征;短时气候现象具有突发性。短时气候现象多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物,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春冬两季极少出现短时气候现象。

短时气候现象是与地方性气候现象不同的小尺度区域大气活动状况,与突发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有密切联系。对短时气候现象进行监测、预报和研究是预测突发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和研究短时气候变化的基础。

对短时气候现象进行监测、研究和预报在防御和减轻突发性自然灾害、气象灾害中起着重大作用,在未来农业、林业、渔业和军事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各圈层产生的影响,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