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f表示什么?

隗公晨隗公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非常高兴能有人对这类话题感兴趣! 我本人是学习大气科学的(虽然还没有到可以正式发表论文的水平),因此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写很多内容的。 但是因为目前还在读研,时间比较宝贵,所以就不具体写我的研究了。 就题主提到的这个“某地的未来30天气象预报”,其实是指从过去15年的气象数据中,利用统计的方法找出能够描述该地区气候特征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以及当前的时间、位置等信息来计算未来30天某个地区出现某种气象特征的可能性。

这种由气象要素组成的气象材料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的,甚至可以说每一天都有气象人员在做着类似的工作——把已经发生过的气象事实进行总结、归类;而对未来,他们也需要不断做出准确度更高的预测来满足各行业的需要。 比如说,我最近在跟的老师做的项目就是用大数据的方法来挖掘和整理历史气象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老师提供的项目背景是这样描述的:本课题以中国700多个地面气象台站作为基本样本,旨在研究如何从海量地理数据中挖掘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对未来天气、气候类型的判断能力。

当然,做这样的科研项目并不是仅仅看几篇文献、几本书就可以的。毕竟科研需要的是创新,是需要拿到之前没有拿到的结论。因此会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并且有可能需要用新的方法或算法来分析数据才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而关于“未来天气气候类型”的判断,其实也就是对未来气候的预测。

说到这里,可能就需要提一下现在的气候预测是如何进行的。现在最为成熟并且应用最多的预测方法是数值预测方法,也就是建立数学物理方程,通过对初始条件的求解来模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 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较为可靠的方法,并且已经应用于实际的业务运行中。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方法的计算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下的,这些假设条件的合理性将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在实际的业务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来综合判断。 对于题主所关心的问题,我想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给予一定的解答。

第一, 目前我国的气象业务是否完善? 从问题的表面意思来看似乎是在问是否现有的技术工具或者方法能够提前较长的一段时间(30日)对未来某一地区的天气现象作出较准确的预测。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现有的气象预测业务已经可以在保证较高精度的前提下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气象状况进行预测了。这一点可以放心。

第二, 如果未来某天,气象预测的准确率能够接近100%,会发生什么? 先给出答案!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气象预测的技术手段真的达到了接近完美的程度,且预测的准度可以接近100%,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因为气象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并且目前已经有着不小的社会影响(比方说雾霾)。如果未来某一天真的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天气变化,势必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或者说是改变我们现在生活所依靠的基石。

第三, 如何让气象预测的技术更接近完美,误差更小? 这是涉及面较多的问题,也是我现在正在探索的问题之一。目前来说,影响气象预测精度的因素有很多,有观测方面的,也有数据处理方面的,还有理论模型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会对预估的精度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要想做到精确的难度很大。不过,我们一直在努力。

姬垣暄姬垣暄优质答主

f数指冷空气降温、大风的综合强度,f数达到一定标准,相应预警级别就可以发布了(通常规定f2≥30,则为寒潮)。

寒潮是指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下来,造成大片地区水气、温度发生急剧变化的种天气现象,是气象灾害中的一类。

寒潮是气温降幅达10°C以上的强冷空气,中国气象局规定: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的冷空气活动为强寒潮。寒潮南下时,常会引发多种严重的天气,如剧烈降温、冻害、大风、沙尘暴和暴雪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