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气预报切?
这个问题的提法有点意思,估计题主是想知道什么是“比较靠谱的”天气预报。 从数据上来说,世界上最早的预警系统诞生于1962年的美国。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概念的提出,各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值天气预测系统。这些数值天气系统都是先给出未来一段时间某一地点天气状况的可能性,再通过新闻机构或网站来发布。 所以,要讨论哪个天气预报最准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了——所有预报都是基于概率,不可能说某个预报准确地预言了事件的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对比来找到最接近事实的数据。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着几十个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我国也有自己的一套模式,叫“中国气候模式”(CCM)。 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模式误差”。这是指任何一种模式,无论其理论基础多么完善,存在的时间越长,历史数据越丰富,所得到的预测结果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科技条件限制的影响而带有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会随着模式的迭代越来越小,但永远不可能达到0。任何两天的天气预测都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哪一个预报最准确,但我们能找到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预报。而这就是国内外气象学家努力的方向——研发更好的模式,以更精确地反映真实大气状况。 说到这里,想必题主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了。其实所谓“最准确的”天气预报并不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因为只要掌握了天气变化的基本原理,掌握了大气运动的主要特征,就能做出基本正确的预判。而所谓不同的预报,只是基于大气形态的不同分析而已。
所以,与其寻找一个“最准确的”预报,不如多了解一些关于天气的变化规律,多掌握一点“会下雨”、“会降温”这样的知识。这样在遭遇突然其来的恶劣天气时也能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