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在广州吗?
从地名来看,“阳春”这个名字是出自诗经《陈风·春暮》中的一句:“丛幽兮春暮”。意思是幽深茂盛的树林中暮春时节阳光明媚。不过,“阴”、“阳”的古文字形与“春”字相近,所以这句诗中的“阳春”其实是指春季。 到了春秋战国的典籍里,“阳春”经常用来指代春天。
例如《礼记·月令》中有:“孟春之月……天地和同,阳光清明。”“仲春之月……时雨降,芳草荣。”“季春之月……天地和气,草木繁茂。”这些记载中的“阳春”,都是指代春天的月份。
另外,在汉朝的文献里,“阳春”偶尔也指冬至到惊蛰的这个期间;而晋代学者郭璞注《尔雅·释天》时,则明确说道:“今人言立春为阳春。”这也就是说,在汉代及东汉以前的典籍里,“阳春”经常指代腊月(十二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唐朝以后,“阳春”变成了指代阴历二月的一个节气呢?
个人认为可能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唐朝以前没有明确的二十四节气,而唐初的著名学者孔颖达等人编著的《春秋疏》和《易纬乾凿度》里都提到“正月启蛰,二月震节”,而唐代的另一位学者贾公彦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二月春分,阳极气旺,万物发生。”“惊蛰”代替了“立春”作为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二是唐代实行的是武周改制后的十二节气,而“惊蛰”恰好在农历二月。这样,“春雷响,万物长”——天气逐渐转暖,冰消雪融,雨水增多——的自然现象就很好地对应上了“惊蛰”这个节气。
那么,既然“惊蛰”在农历二月,为啥后来人们用“阳春”来指称这个节气呢?我个人推测可能是因为唐朝以后,人们将“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以指导农业生产,而每年的“立春”都在农历一月,“惊蛰”在农历二月的特征就被抹去了,只剩下“立春日晴天,万物随之复苏生长”的意象被保留了下来,而“阳春”也就成了“惊蛰”的代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