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哪个省的城市?
成都既不是省会是地级市。 准确的说,他属于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宋朝以前,当时的行政区划和现在不一样。那时候是没有省这一级的行政机关的。最基层的行政区域是州、县两级。州级行政区管辖若干个县,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比如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设陇西郡,郡治所在今甘肃省临洮县西南;而蜀郡的郡治所就在今天的成都市区。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的成都跟今天一样,是作为一个州的行政中心存在的。 而到了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全国分中书省(中央政府)、行中书省(行省政府)。由于四川地域广阔,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管理方便,将川西北路与川西南地区划给陕西行省管辖,使得今四川省大部分地区第一次纳入一个行政管辖范围。
明朝沿袭了元制的行省制度。不过明朝的行省制度比元朝有了更进步的发展。因为明朝的行省之下还设立了承宣布政使司,作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布政使司负责管理一省的财政、民政、赋役以及官员的考核任免等事务。而巡抚则是在地方上代表皇帝总揽军、民、刑、钱粮诸务,并且可以任命职务低的官吏。这样,巡抚的权力超过了古代的刺史,成为了地方政治上的最高长官。所以后人说:“盖明初藩辖制颇严,布政、按察二司虽分领之,实听藩节制,故言‘督’;至嘉靖时,南、北两京及十三布政司各设‘巡抚’。”于是有了“总督”“巡抚”等官职。
而成都正是蜀地的布政使司所在地,因此成了各省官员们聚会的地方。洪武二十三年(1390)正月,“命户部侍郎兼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王宽巡视川陕地区。”(《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
永乐二年(1404年)十二月“命翰林学士张益为西川肃政廉访使,巡按四川府州县。”(杨一清:《宫词》)
成化十五年(1479年)四月“丙子,命宪司备文书册历,往四川授巡抚都御史蔡国威官。”(《明宪宗实录》卷二百零五)由此看来,成都在明朝应该算作府,而且应该算是省会之所在的府(类似于如今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