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九里提属于哪个区?
1.成都没有“里”。旧时成都的行政建制是市级,但比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概念来解释历史上存在过的县级单位是不科学的。 “里”是古代城市居民居住区划的单位。周代设五家为伍,两伍为什,十个什为一里;汉代一里二十家;隋代以三户为一邻,五里为一堡,十堡为一厢;明代则改为一百十户的一里。清乾隆年间修纂《成都市志》时,鉴于成都原有十二坊已不敷使用,乃于城内分设十街,每街各管四坊,并沿袭了明制的一里。所以清末民初成都有十街四坊一里的划分法。 那么,这跟今天成都的行政区划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关系! 成都的街道、镇乡、办事处(社区)等五级行政单位都是按数字命名的,如第一街区、第二街镇、第三桥乡之类的。
2.九里提,这个名称现在指的就是九个街区,即现在的金牛区和锦江区。 其来历是这样的—— 民国初年,成都十街之一的打金街(今人民中路一段)南段因驻有军警,治安由宪兵负责,便成了军界垄断的“特区”,地痞流氓在此横行不法。1936年5月4日,成都发生“五·四”惨案,军警打死学生多人,打伤数十人。事件发生后,中共地下党利用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斡旋,迫使军警当局予以处理。根据协议,首先开刀的便是“特区长官”谢培德,随即逮捕了“特区”的主要匪首和作恶多端的流氓地痞共30余人,押往北郊九里堤砍头处决。从此,这片区域被老百姓称呼为“九里堤”,并被写成“九里提”。 解放后,政府在九里提一带修建了成都市纺织厂(现属国营七纺机厂),由此而兴起了九里提路、九里提南路、九里提北路。而九里提社区也就沿用了这一地名。 需要说明的是,“九里堤”或“九里提”这一名称至今在老成都口中和民间仍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