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怎么走?
“诗圣”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北宋时,宋太宗赵光义认为杜甫一生作诗无数,又“自号少陵野老”,于是将杜甫居处赐名为“杜少陵”;明代正德年间,成都知府范世彦考虑到《诗宗》以《少陵》为名,于是将“杜少陵”改为“杜工部”;清代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年羹尧在草堂旁修建了“三苏祠”,并将“杜工部”的称呼沿用于今。 时至今日,人们还是习惯地称它为“杜甫草堂”。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少陵路
交通指南:乘坐地铁3号线至“草堂北路”站下车
门票价格:60元/人(网络预约票价52元/人)18周岁以下学生免票
开放时间:全年 09:00—18:00(冬季) 09:00-17:30(夏季)停止售票时间:17:30(冬季)、17:00 (夏季)
特色景点:
1. 大堂——唐碑、唐塑 草堂内的大堂是当年杜甫居住的地方,也是现在展览杜甫生平事迹和创作成就的地方。 在大堂内中心位置摆放着一块“唐碑”,是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所书,记录着杜甫的生平和诗作;在大堂的四壁,还挂着五幅反映杜甫人生历程的画,颇为引人入胜。
2. 后厅——浣花草堂 后厅是“浣花草堂”,因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之句而得名。这里原是杜甫的书房,室内陈设简朴,窗前有一株茂盛的古柏,树龄约1300多年,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3. 尾厅——唐梅亭 “梅香染醉”是草堂八景之一,院内有梅树两株,均为腊梅,系明代之物,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每年冬季,腊梅花开,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