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有哪些景点?
1、江门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东与佛山市和肇庆市交界;南与珠海市、中山市接壤;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接壤;北邻清远市。距广州90公里,有公路相连;北距韶关230公里,有京广铁路相通;西距肇庆市110公里,有西江航道直达广西梧州,可通西江各港至珠三角各地和港澳地区。 全市总面积954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17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6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2.56万公顷,山地42.47万公顷。户籍人口456万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536多万人。江门市辖蓬江、江海两区及新会、台山、开平、鹤山四市,代管台山市、恩平市两个县级市。
2、主要旅游景点
①新会古井施茶村 有“岭南第一祠”之称的会城古井施茶村“陈氏大宗祠”(俗称大祠堂)是江门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宗祠之一。 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年陈氏家族在施茶村建起了一座规模宏丽的宗祠——陈氏大宗祠。该祠坐北向南,三进三间,硬山顶砖木结构,面阔18米,深34.4米,面积约630平方米。 大宗祠的布局采用中堂前加横廊的形式,厅堂内装饰雕刻工艺精细,木雕彩画、石雕、灰塑及陶塑等艺术装饰十分丰富美观,特别是正殿的梁架结构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特点。另外,整个建筑造型古朴壮观且不失典雅精致,是江门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祠堂。 ②圭峰山风景区 在广东四大名山中有“岭南第一奇山”之誉的五邑名山—圭峰会城境内,有一座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圭峰山风景名胜区(省级)。它由尖岭、玉屏、碧云、秀湖公园、长湖等五大景区组成,以玉女池为中心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总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其中森林面积400多万亩,水面面积约50万平方米。景区内山清水秀、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名胜古迹众多,是一处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内拥有五邑地区最高的山峰——圭峰山主峰海拔545米,其因形似圭璧而得名。山上林木葱茏,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泉清瀑美,山水相映,景色秀丽,被誉为“南国蓬莱”、“人间仙境”。 景区内的玉屏风、玉台寺、文昌塔以及秀湖等均是著名的文物古迹或自然风光点。这里还建有玉女池温泉度假村、玉湖公园、碧道公园、登山大道等一大批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了良好的游憩环境。 ③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坐落在台山市端芬镇大海湾中的“梁氏住宅”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半碉楼式砖瓦房,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整座房屋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建筑结构既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又有西方的文化内涵,是典型的侨乡民居代表。 “梁氏住宅”由主楼、前屋和后殿三部分构成。主楼分上下两层,设有前后阳台和小阁楼,是主人生活和起居的主要场所。后建的东、西耳房、偏厅、花园则是佣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主楼两侧的前屋和后殿,均为青砖墙木结构平房,各有3间房,是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和生活用房。此外还有书斋、厨房、柴草房、猪舍和马厩等附属建筑。
④开平自力村碉楼群 开平碉楼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建设以来,已修建了数百座之多。而其中以自力村碉楼的群体最为著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候选名单,成为华侨文化的一个典型缩影。 这座碉楼共有5座,每栋碉楼都有不同的名字,它们分别是“锦屏楼”、“铭德楼”、“永济楼”、“乐育楼”和“振宇楼”。它们的建筑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各具风姿,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和建造者的用心。这些碉楼大多是由海外侨胞集资兴建的,他们希望凭借自身的努力,使村庄变得更加安全,让农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而这座小村里众多的碉楼,也正如一个个守卫这里的坚强战士,见证了村民们的艰苦劳动历程和精神风貌的变化历史。 ⑤崖门古炮台 崖门古炮台又称崖门炮台,位于新会崖门河口西岸崖山上,原为宋元崖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崖门海战遗址的一部分。 为增强抗击元兵的能力,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朝廷派大将张世杰在此筑土城,围崖山,屯军备战。元代,崖门炮台的军事地位更加重要,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崖门海战旧址上修筑崖门炮台,以抗击元兵入侵。 明清时期,崖门炮台得到不断修缮和加强。现存的古炮台包括“镇海楼”遗址、“飞虎亭”以及12个藏炮石窝,保存基本完好。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空中俯瞰,崖门口似一大型喇叭口,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是古代战船的天然停泊之所。从明朝中期开始,崖门便成为我国南方海运业的重要基地。由于崖山海面形势险要,又离广州、香港、澳门、汕头等地不远,因此,崖门自古就是海防重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