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古城有哪些景点?
关于贵阳的历史古迹,目前我只知道一个地方保存比较完整,那就是“贵州抗战文化城遗址” 1938年1月27日,国民政府决定以重庆为陪都,迁都至西南后方,并派大批官员及机关单位来黔办公,贵阳市作为陪都的先头基地,一时间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史称“战时首都”或“第二首都”。 在今天的贵阳市花溪公园内,仍保留着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古典园林,这便是当年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主持修建的陈公祠(今花溪公园)。这座建筑由前厅、正厅、后厅组成,青砖黑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布局严谨,古朴厚重而又典雅精致,是我省少有的古建精品和珍贵的历史文物。据说当年蒋介石还亲自为祠堂题写了匾额。 陈公祠落成于1940年春,同年夏开始接待驻黔党政军首脑及国民党中央机关进驻贵阳,这里也成了当时贵州省的政治中枢。在陈公祠大门两侧墙上嵌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山环水绕风光秀丽”,下联则是“云封树掩文采风流”,横批是“胜迹千秋”,这副对联也形象地概括了花溪公园的景色和内涵。
从1940年至1946年的六年间,全国各地的文化人士纷纷来此聚会,他们在这里开会演讲,著书立说,发表爱国言论,抨击黑暗现实;出版报纸杂志,宣传进步思想;创作各种文艺作品,鼓舞人们抗战到底。据统计,仅在抗日战争期间,全国各报刊发表的有关贵阳的报道约5万件,其中大部分是与“第二首都”有关的文章。因此,贵阳被赞誉为中国的“小巴黎”。 这座古建筑群几经战火,又经十年动乱破坏,现仅存正殿一幢,其他建筑均已不存,令人唏嘘不已。不过还好,经过多年修缮,它现在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除了古朴的建筑风貌外,园内花木繁茂,湖光山色,环境优美,也是贵阳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