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福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氧吧”,福建省唯一的全国示范公园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又称“福州东郊森林公园”、“福建林业基地”,隶属于福建省林业厅管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是福建省首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之一;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森林旅游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也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旅游景区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它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则徐大道498号,毗邻福州新区福浦路(原福厦高速公路福州段),交通便利,距市中心约7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267公顷)。 园内有榕树王、杉树王等百余株古树名木以及千亩原始针阔叶混交林,林木葱笼、翠绿欲滴,空气负离子含量达10万个/立方厘米以上,被誉为福州的“绿肺”。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现有野生植物、栽培树木及花草共100科、260属、450种;野生动物资源亦较丰富,有鸟类30余种,兽类8余种,两栖动物4种,爬行动物5种。园区内设有闽江源景区、科普展览馆、儿童游乐区、森林浴场、百花园、植物园、竹园路、松柏园、牡丹园、生态广场、亚热带雨林观赏区等十大功能区;建有森林宾馆、森林餐厅、野外活动拓展、生态休闲度假、森林浴场、森林氧吧、烧烤园、露营、高尔夫练习场等项目,是一个融旅游观光、科学文化宣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旅游度假区。
2.鼓山 天下绝景,江南第一山!
鼓山位于福州市晋安区东北端、闽江东岸,距市区约4公里,濒临闽江,距台湾海峡不到60公里。因山形似鼓、盘桓而坐的大石如鼓面而名。主峰海拔957米,在福州市区各主要建筑中,最高点为西面的乌石山,海拔不足百米,因此鼓山有“福州泰山”之称。山上名胜古迹众多。宋时曾盛极一时,与杭州的西湖、广州的花城并称于世。
鼓山的名胜古迹很多,包括古寺、摩崖、碑刻、奇松、怪石、洞池、泉洞等等。其中以涌泉寺最具代表性,为福州四大丛林之一,规模宏大,布局紧凑,依山就势而建,气势磅礴。寺后万木林立,幽深茂密,有“八景三十妙”之胜,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从前上山可以乘轿或骑马,现在只能步行登山了。沿途有古刹、名亭、摩崖石刻等景点可欣赏。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磨崖石刻“天下绝景”四个字,每字宽三丈余,高五尺余,出自清代书法家梁鼎芬的手笔,苍劲有力。从山脚至山顶共有九十九级石阶,因此俗称“九九登云”。 除涌泉寺外,鼓山的其他寺庙还有华盖寺、慧济寺、定光寺、白云寺、香积寺、灵源寺、宝胜寺、云居寺、能仁寺等,这些寺庙各有特色,值得细细欣赏品味一番呢! 如果您觉得爬山太累的话,那就在山下找个农家乐休息一下,品尝下农家菜也不错哦!
3.福州西湖 闽江的支流南台江在这里绕了一个弯,使这里形成了半岛,于是,人工挖掘而成的西湖便成了福州最大的公园——西湖公园,它东临义洲街道,北濒闽江,占地二百余亩。
漫步于西式建筑的湖边小径上,看碧波粼粼,游鱼嬉戏,闻阵阵花香,鸟语蝉鸣,使人顿觉心旷神怡;若是泛舟湖上,更可享受“几艘画舫荡清波,人在画中游”的情趣。西湖旁有一尊“郑君彦叔”塑像,该像由福州市民自筹资金捐铸而成,旨在纪念北宋末年抗金将领郑孝胥。 西湖岸边有柳堤、海棠湾、九曲桥等十多处园林小品建筑和景观,并建造了望春楼等仿古建筑群。 站在湖滨大草坪上,远眺五凤楼,只见绿树环抱,古塔耸立,高楼掩映,闽江逶迤东去,好一个山水相宜之地啊!每逢夏秋季节,这里是游人们纳凉消夏的好去处,每到傍晚,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欣赏夕阳下的闽江美景,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呀!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湖滨路
公交:乘坐k1\1\101\105\74路至西湖站;乘坐16\61\106\311\315路至西湖站 游玩时间:一天
4.福州乌山 乌山又名乌玉山,位于福州城南约2公里处,是福州著名的"三山"之一。 乌山历史悠久,古称越山。相传战国时楚国虞丘子所著《越绝书》即在此撰写成册,故又名楚山。南北朝时,这里始称乌山。据史料记载,五代时期福建发生兵乱,闽王王延政命大将朱崇实将乌牛及乌牛骨埋于此山,所以这座山也因而得名。 关于"乌山"名称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此山高插云天,远望一片墨色,故而被称为"乌山"。另外由于山上多植桂花树,每当秋风送爽之时,桂香袭人,令人陶醉,所以又被人称为"桂山"。 乌山景区总面积约有四平方多公里,大小山峰多达数十座之多,其中以主峰最为挺拔秀丽,其高度可达近百米,登上山顶可以鸟瞰整个福州全景。
除了秀美风光之外,乌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典故传说,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要算是有关"齐天大圣孙悟空"的故事了。据说当年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之后,法力仍然没有消失,他时常会偷偷下山在人间作祟作怪,因此惹得百姓怨声载道,于是唐僧师徒四人决定再入红尘,重走取经之路,以消除孙猴子的戾气,让它的法力重新被封印起来。一路上他们历经坎坷,终于来到了福州地界儿,孙悟空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桀骜不驯,反而变得十分听话,每天早出晚归,四处打探关于唐僧的消息,为了表示对唐三藏的敬意,他还时常给当地的人们消灾解难,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