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素有什么之称?
“沪”字原意为灌溉,因为水多而得名“沪”; 又因上海的河流纵横、湖泊遍布而被称为“申”或“震泽”(古代太湖的别称); 上海西通吴江(震泽)之地,因处于吴淞江的下游故也称“下河”; 明代永乐年间起,因苏州府(吴县)所属的18里地属松江府管辖,故又称“江苏”,沿用至今; 而我们所说的上海话就是由吴语和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晶,其中吴语起着主要作用,是上海人的主体语言,也是苏南浙北一带通行的一种方言。
至于你问的“上海人为什么没有存在感”的问题,我觉得大概是因为上海位于中国东部,沿长江流域冲积平原,地理环境较为优越,加之古代运河的开通以及近代黄浦江的改造使上海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不缺水的城市之一,因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上海相对于北京而言地理位置偏东,且不沿边疆,自然在历史上受到的重视不够,其重要性也远远比不上西安和北京,因此在人们的意识中存在感就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