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租界是什么意思?
19世纪前,上海是江南地区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城区面积也很小。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开埠和中国近代化起步,上海城市人口激增(1840年到1853年间增长了七倍多),而现有的城区范围已经不能满足所需了。于是从1862年修筑虹桥公园起,上海开始向外扩张,由于此时外国人在上海的权益得到合法保障(中法天津条约),且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帮助清廷打击了南方的太平天国,因此外资大量进入(主要是在租界内建厂),作为“老大哥”的英租界和“跟屁虫”的法租界首先得到扩张。
到20世纪初,上海已经由一个县城发展成一个大都市了,但市区用地仍然不够,于是从1903年起,上海开始了对周边地区的争夺,先是北边的宝山县(吴淞镇)和嘉定县,接着是东边的川沙县和高桥镇,然后是西边的青浦、吴江和南边的奉贤、松江等地。
之所以争夺这些地区是因为这些地方大多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且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优势。比如位于今杨浦大桥西南侧的黄浦江滩,原为吴淞镇的北郊外,因盛产黄浦江大闸蟹而被列为“沪上十景”之一;又有豫园在清末已是“市廛之所”,商业贸易十分繁荣;位于南苏州路和北京西路交界处的石门一路,其地原有石门圩,是旧松江境内最大的米行聚集地,被称为“小江南”……
这些地区大部分被划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越界置产区域,一部分则被收为国有土地,再经招标拍卖,被外资和本土财阀获得,成为新的工业区(例如浦东的洋泾浜以北地区,现在的人民东路以南地段)或者住宅区(如静安寺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