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埔公园在哪?
以前去过,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黄埔公园位于北京西路泰兴路,原址为两栋民国时期的花园住宅,由英国建筑师设计,俗称“约翰·拉维茨住宅”或“泰兴路洋房”,1943年至1945年间,被国民党政府占用,作为驻沪美军司令部及海军基地。
1963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修复改造并重新对外开放。 建筑外立面保留了原有的欧陆风格,内部则是现代化的休闲公园。
在主楼附近,有一片开阔的草坪和一片树林,是儿童嬉戏、成年人散步、老年人晨练的好场所。
主楼里目前有一个展厅,以图片和实物资料讲述了这座建筑的前世今生,以及在上海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发挥的意义。
黄浦公园位于外滩黄浦江畔,与外白渡桥以及汇中饭店、浦江饭店毗邻。园内池塘居中,四周有凉亭、曲廊、假山、六角亭,园内植物茂盛,环境清幽。
黄浦公园始建于1848年,原名“公家花园”,亦称“公园”,1914年正式定名为黄浦公园,是中国第一座城市公园。旧时的外滩是一百多年前由外国人主持开浚黄浦江江底泥沙而形成的滩地,被外国殖民者视为租界的私人花园,建造的市政娱乐设施一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1943年日本占领租界,撤除该牌子。1945年9月27日上海市民会举行仪式将黄浦公园正式收回,31日各界举行公园新园门落成及游园会。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黄浦公园正式成为人民的公园。
1997年公园改建时,将这带有民族创伤的铁门移至园内现址,并在其后建造了“公家花园华人禁入”碑,作为市民牢记历史教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