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多少码头?
我1987年入职上港集团,2016年底退休。从码头工人做起,做过调度、部门经理。曾经参与建设北横通道道路工程,把黄浦公园至北京西路的地下交通要道通过盾构方式从延安东路下方穿越,也经历过上海开埠以来最大自然灾害——1993年长江洪水倒灌进黄浦江过程。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最大的城市变革。 要说上海的码头,那真是太多了。说几个有代表性的吧!
一、南苏州路老闸桥附近原英美烟草公司仓库旧址,现在是一个著名的酒吧街“安福路”。这里原来是苏州河岸边,河道迂回曲折。以前是英租界,所以这里的河道宽度比较窄(和今天的北苏州路比)。这里原来有两个码头,分别叫东码头 和西码头,据说当时的运力非常强大。这里曾是中国租界区最大的烟草物流中心,将烟运到这里后,再通过马车或者水运送到其他租界甚至京城的商家。
二、南京西路石门一路附近,现在的“静安寺” 。这地方以前地势较低,是个池塘,有座木桥。上世纪初建静安寺时,在寺庙东北角筑堤、围湖、建闸,才有了如今的静安寺。而原来的木桥被保留下来,成为当时南京西路街上唯一的桥梁——静安寺桥。这里也是当时上海租界的中心区之一,繁华无比。
三、杨浦大桥北岸,原名人民路本线桥。这座桥始建于清代,后来因为车流量大,1993年开始拓宽改建。这座桥可以说是上海城市建设史的一个缩影。
四、徐汇区的复兴中路,这条马路很窄,就两车道,但很有韵味,是上海著名的“小马路” 。然而就是在这头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却汇集了海派文化的各种元素。这里有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校;有中科院上海分院;还有兴国宾馆、新华联商场、上海音乐学院等。这里曾经是法租界西区,因此在弄堂里保留了大量的法式别墅建筑。这些别墅的原主人有的是银行家,有的是外企高管.。不过,如今这些高档住宅区已经被上海交通大学和学校家属区所包围,显得有些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