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的湿度是什么?
1、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用RH表示,是表示空气干燥程度的一个数值。它是这样定义的: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空气中实际含水量/(空气中的最大含水量-空气中的最大含水量) *100% 假如我们往空气中加入某些物质(比如水蒸气),使得空气的含饱和水量增加,则空气中的绝对含水量为 W';如果这时温度保持不变,则相对湿度为 RH'。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得到 RH' 的值。当 RH'>100%时,说明空气中的含水量大于饱和含量,此时若温度再次升高,水分就会冷凝成液态水滴,附着在物体表面造成危害或影响设备正常运作。对于具有加湿需求的场所需要特别注意控制相对湿度。一般要求控制在65%~80%之间。
2、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用Td表示,指的是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水汽能在空气中以液滴形式存在而不再蒸发,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假设我们没有向空气中加入任何其他物质,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即达到露点状态。此时只要继续降温,空气的饱和度会达到100%,产生凝结现象。
3、冰点温度(Freezing Point Temperature),用tf表示,指的是使液体转变为固体的最低温度,亦指此温度下的物体呈固态状。在没有额外加热的条件下,水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叫做水的冰点,用符号 Tf 表示。不同季节的冰点温度是不同的,春季最低,夏季最高,秋季居中,冬季最接近临界冰点,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降低,液体水逐渐结冰,体积不断膨胀,直到体积膨胀至最大值,对应的温度为冰点温度。在冰点以上,水分子排列松散,无规则运动,彼此间的作用力很弱,因此水是非极性的(电荷被屏蔽);而在冰点以下,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大,开始形成氢键,此时水分子呈现一定有序性,所以水表现为一定的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