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过年穿什么?
我从小在南方长大,对南方面积的冬天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吧…… 先摆明一下身份,我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现在也在广州定居工作。说起广东的冬天,很多人应该会想到“湿冷”这个词。是的,广东的“冬”天确实很“湿冷”,这个 “湿”可不是普通的那种潮湿,而是“回南天”那种让你浑身衣服鞋子袜子都黏糊糊贴身穿上去难受的“湿”;而这个“冷”也不是普通的那种冷,而是一种从内往外的阴冷——即使太阳高照,温度也可能只有个位数,这种低温加上“湿”,真的是全身每个毛孔都在往外渗寒意。
以前住在家里没有暖气的南方孩子,每个冬天都是带着对“湿冷”的恐惧度过的。记忆中,每次天气刚转冷,家里大人就会早早准备好生火烧热的炉子,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吃到刚刚好的热饭。饭后爷爷会带我去街边的杂货铺买一块冰糕或冻果条,那时候一块钱能买到很大的一块(现在起码三四块),凉丝丝的果条蘸着红糖水真是好吃到飞起来~吃完逛完回家路上,总能看到卖烤红薯和炒板栗的小贩,对于爱吃的我来说真的抵抗不了这样的诱惑,每次都会一边走一边买,手里捧着刚炒出来的栗子,闻着香气四溢,吃下去让人满嘴生津。
后来去外省读书,发现北方的冬天虽然没有“湿”但是特别干冷,皮肤常常会被空气里的尘粒划出一条条血口子,耳朵手指也会因为干燥而脱皮。后来工作了又在北方呆过几年,虽然冬天室外温度高达零上几十度,但室内都有暖气,出门也是全副武装的棉大衣加身,倒也不觉得多冷。回到广州后,又重新过上“湿冷”的冬天——只是这时我已经可以从容应对,不但习惯了每天都用热水清洗头发,还可以潇洒地光脚踩在地上,甚至在大街上打赤膊……
不过,不管怎么描述描写广州的冬天,都不及亲眼去体会感受,毕竟每个人对“冷”的敏感程度不同,而每个地方的“湿冷”感觉也是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