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茶成都人怎么解释?

郁雯博郁雯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茶”字在汉语中有许多读音,而不同读法的“茶”所代表的含义也不一样。在现代汉语中,“茶”字有多个读音,分别为chá、tié和zhā。 其中,chiá音调为二声,是“茶”的本字,也是茶叶的名称; tiē音调为三声,是“荼”字的简化字,表示“荼”字所代表的含义——古代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特指“苦荼”(chá)或“绿茶”。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这两个字的释义几乎完全相同。

因此根据语境的不同,“荼”字可以写成“茶”或者“荼”。 以“茶”代“荼”的情况出现在汉代之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西南夷的邛崃郡进贡了一件“黑茶子”,汉武帝命人将其做成茶叶,献给朝廷。从此之后,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流传下来。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商虫篇》中提到“茶”这种用品时,也明确写了“今江南嗜茶,北方少见,惟交趾有之”。

可见在当时“茶”这种饮品已经由南方传入到了北方。而且从汉至唐,茶一直是作为普通花草的植物名称出现在诗文中的,如陆羽的《茶经》,白居易的《琴茶》等。直至宋元以后,文人群体中开始出现“泡茶”和“斗茶”的风气后,“茶”这个词才开始被用来称呼我们在茶馆里喝的这种饮料。 所以题主所说的那个“茶”字应该是“荼”的意思。至于这个“荼”是什么意思呢?

在甲骨文中,“荼”字像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上面是枝叶,下面是土地,形象地描绘了荼(茶)的原生长环境。金文中的“荼”字形变大了一些,但基本形状还是没有离开树木枝干的样子。 小篆将“荼”的字形进一步美化,变成了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艸”头象征枝叶,底部的“者”象征土地。直到今天的汉字,“荼”都是由这个小篆字形演变过来的。 而“者”在古代是指用土筑成的栅栏,所以“荼”的字义就变成用泥土垒起来的东西,引申意为荒芜。

所以在这里我给出的答案是,“茶”是一种用草木制作的物品,“荼”是用泥土堆起来又枯萎的东西。 “茶”与“荼”是不同的两个字,虽然它们现在的字形相近并且意思也有某种程度的重合(都代表茶或者类似茶的物质),但在东汉之前这两种字可不是同一个字!它们的意义相差甚远,“茶”代表了用草木做成的物品,而“荼”则代表了用泥做成的器具。东汉之后两种字同时并存,且表达同一类事物,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字形和字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