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榕城在哪?
“蜀”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像是一只手托着一条鱼的形状,金文象形指代的是一条条的鱼在水中游动的样子,而小篆则变成了“蜀”字下面像一个“川”的样子(其实小篆的“蜀”字上面还是有顶部的)。所以“蜀”字的本义就是指河流、水边之处。那在《尔雅》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了:“蜀,水也。”“蜀,西川。”可见“蜀”最初并不是一个地名而是个指代河流的名字。
而最早的“蜀”字出现的位置很奇怪,是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被刻写成了“蜀”字的模样。但那时候的“蜀”字并没有出现在今天四川的地方,而是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而且这里的“蜀”不是水名也不是地名,而是指用竹子编成的器皿——箩筐。今天四川话还保留有“蜀竹”一词来形容某些细长的竹制品,估计就来自殷商的“蜀”字。
后来到了周朝时期,文献中出现了关于“蜀王”的记载,而且此人还被周王朝封为侯爵。而这个“蜀王”管辖的地区正是今天四川地区,而且“蜀”字也开始在四川地区被使用开来。不过当时的“蜀”字除了表示地理区域以外,同时还代表这一地区的民族。比如战国末年秦国消灭蜀国后,秦惠文王将战败国蜀国的人全部迁往秦国本土内居住,这些人都被划为秦国的隶农,而他们的聚居地区也被称之为“蜀”,这是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把今四川地区的人统称为“蜀”。
秦末汉初的时候,汉武帝征讨西南夷,设置益州郡,并迁移大批居民进入蜀地开发,同时还在今天的昭通地区设置了犍为郡,开始统治今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北部地区,并沿用“蜀”字作为这两个郡的名称一直到东汉末年。“蜀”字从殷商时期偶然出现在中原一带以后,经过不断的迁徙和文化交融最后定格在了西南地区。 至于你问的榕城,根据我的了解,应该是指两个地方:
第一个是西汉时期的榕江(今贵州省榕江县),此县因为县城北面有榕树而得名,这里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之一; 第二个指的是福州的古称,这种叫法最早出现在晋代,是因为福州地处闽江边,城中有一片竹林,竹林中有很多榕树,因此晋代的文人墨客就称福州为“榕城”,并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