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光照时间如何?
一、地理环境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总面积865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700-4000米之间,最高点乃日峰海拔4042米。 地形复杂多样,西部是一系列高大山地,最高峰海布嘎山海拔4190.7米;东部是陡峭的岩壁和深壑,河谷深切,地势险峻。
二、日照情况 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5301.9兆焦耳/平方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176小时,日照百分率仅27%。年平均气温12℃(最低月1月的平均气温-7℃,最高月7月的平均气温19℃),无霜期242天。一年之中有6个月左右气温低于0℃。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
三、光能利用特点与对策 (一)光能利用的特点 光热资源十分丰富而有效利用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造成。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耕地面积大而耕种效率低。全县共有耕地面积达2.5万公顷(折实3.75万亩),但人均占有耕地0.59公顷(折合0.89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由于传统耕种模式的限制,单位面积产量低,粮食作物亩产不到500公斤。
二是太阳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率不高。据测量,年总辐射量为5.96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每日每平方米约1.55干焦耳,光能充足,适宜发展光电互补式生态农业。目前,全县仅有小型光伏电站3座,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不成系统,所发电量不能满足当地生产生活需要,大部分需从外地购买。
三是林草覆盖率偏低。县境内植被稀少,天然林地面积不大,而且分布零散,灌木丛生,可供采伐利用的资源匮乏。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仅为8.8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3%,远低于全省(40.8%)和全国(20%)的水平。
四是畜牧业优势明显而饲料供应不足。依托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2014年,畜牧业产值达到2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55%。但目前仍主要依靠天然饲草养殖,优质青绿饲料供给不足,养殖业效益低下。
五是水力资源可观而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我县河流纵横,水量充沛,理论落差达680米,可开发水电资源120万千瓦,目前已开发6.3万千瓦,还有113.7万千瓦有待开发。目前在建的大型水库有3个,分别是巴姑、阿都、洛俄依洛,建成后可解决32.6万亩农田灌溉问题,每年可为县城及周边地区提供生活用水1.1亿吨。
六是资源优势明显而工业体系不健全。近年来,我们紧紧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产业。现已建成集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系统集成、光伏发电及运维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但在产业链条上,我们还缺环节、断链条,特别是高纯晶硅制造这一重要原材料的冶炼提纯能力弱,产能只有300吨/年,远远满足不了光伏电池的需求,必须外购高纯硅料生产电池级硅片,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二)提高光能利用率的应对措施 在充分利用光能的过程中,我们将遵循“集聚、集中、集约”的原则,采取“四步工作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光能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步工作法”是指:
第一步,打基础。用两年的时间(2015—2016),重点完善电网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为光能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步,上规模。用三年的时间(2017—2019),推进上下游产业协作,引导企业集群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光能利用的良好氛围。
第三步,拓应用。即到2020年,在巩固现有应用领域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应用渠道,扩大运用范围,让更多光能产品走出国门,迈进中高端市场。
第四步,促转型。即在巩固和提高光能利用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延伸产业链,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