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面条怎么做的?
这个我可太有发言权了,作为一个在浙江杭州生活了快20年的北方人,对杭州的面条简直是爱得深沉(虽然没吃过正宗的)。 早年间,杭州的面馆子有很多,什么三鲜面、虾爆鳝面、片儿川……种类多得数不过来。不过到了现在,这些面馆大多都只剩下一个空壳子了。
要说起杭州的面条,那还得从杭州的地理环境说说。 杭州是一个“没有”冬天的城市。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杭州都不会下大雪,气温多在0度以上。再加上西湖旁遍布柳树,使得杭州看起来总是“雨细云柳”。这样的天气条件非常适宜水稻的生长,因此千百年来,杭州都以种植水稻为主。
不过水稻是种不好面食的。原因也很简单,南方的冬季本来就比北方更加温暖,而且又没有像华北那样的冬季农闲期可以翻地、整平。这样水稻虽然能生长,但是土地总是处于一种“板结”的状态,不适合面食的成长。
所以在古代,江南是少有产好麦面的地方。(《梦梁录》中称苏州“小麦极善”,指的就是做馒头的面粉。但做面条的面粉还是要算“极差”。) 不过呢,到了近代,因为西方文明的渗透和工业化的进行,这种局面被彻底改变了。首先进口麦(主要是意大利粉)的涌入,让南方也拥有了高质量的面粉;接着化肥农药的普及和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土地能够轻松实现冬闲期间的反复耕种(浙江的梯田非常美丽壮观,但这不仅破坏了生态,也对土壤结构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这里需要说一下,南方的稻田其实很少使用化肥农药的,因为成本高,而北方则几乎全部使用化肥农药,所以这里的稻米并不如北方的好吃健康。)
有了高质量的面源和适宜种植的地理环境,杭州开始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面馆。三鲜面、虾爆鳝面、拌川、素烧鹅……各种你想象得到想不到的面条都在杭州出现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东西都已经渐渐消失了。除了少数像“阿英煲”这样的老字号还在苦苦支撑之外,绝大多数的面馆都只能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之中了。希望我的答案能带来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