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什么历史?
杭州的历史,几乎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缩影。 三千年前,这里的良渚文化就已经很发达了;两千多年前,这里又是吴越春秋的战场和古都;一千多年前,这里是吴越国的国都;数百多年前,这里是明朝浙东行政中心的所在地——杭州府;几十年前,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地方…… 杭州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比如文人墨客苏轼、白居易等,科学家沈括、于谦,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涌现了马云、刘强东等商界巨子。
可以说,杭州的发展变化与中国的进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往往可以把杭州的历史变迁过程与中国史结合起来阅读和学习。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千年前的良渚时期,那个时代,杭州一带已经出现了相当发达的文化,这种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已经被证明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到了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杭州属吴国管辖,《史记》里有记载:“越王勾践请成于吴王夫差,夫差伐齐南归,越王勾践袭杀吴太子,夫差兴师问罪,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并派文种到吴求和……”这里的越王勾践即是后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当时的会稽就是今绍兴一带,可见杭州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吴国或越国的地盘。
进入东汉之后,吴越之地归属扬州刺史部,州治设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晋灭吴后,设立豫章郡,辖境相当于今天江西省东北部和浙江省西部。公元317年,西晋政权发生内乱,此时镇守建康(今南京)的琅邪王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因为司马睿祖籍为豫章郡,于是将京都从洛阳迁至建康,并让豫章郡划归南京直管,从此南昌开始成为江西的政治中心,并一直延续至今。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隶属江南东道。这时的杭州已经是重要的都市之一,商业比较繁盛。北宋时在杭州设钱监铸钱,钱塘县隶属两浙路;南宋时杭州为行在所,即京都,钱塘县属江浙安抚司;元代在杭州设浙江等处行的中书省,并在西湖边修建了一座府治。
明代改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清代雍正年间,浙江巡抚李卫因避皇帝名讳,上奏将所属诸生作“朱”字改录,引起百姓不满,人称“李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