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州到杭州是指杭州哪里?
指杭州的郊区,也就是杭州的近郊地区 比如说拱墅区,下城区,上城区等这些区域,就是古人所说的“越城”。而古越城的面积并不大,也就相当于现在杭州的郊区。 《越绝书·内传》中有载:“故句践之地,南至于莞(今天绍兴)、蠡,北至于幽谷。”“句践之城,周围二十一里。有池环流,其深三丈,广二十丈。”
吴越争霸的时候,越国国土狭小,全部土地加起来也就是半个绍兴,和杭州相比确实相当局促。《史记·越王句践世家》中也记载:“句践之居永嘉,犹有薄士三千人。”永嘉即今温州,可见越国的士卒主要分布在这两个地方。 那么到了汉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吗?并没有!汉文帝的舅舅薄昭因为擅自杀死大臣,惊动天子,结果被赐死在河东。
按照汉朝制度,诸侯王被赐死一般都是就地埋葬,而薄昭因为是皇族,所以皇帝特批可以送回长安下葬。不过,最后还是被葬在了故乡平阳,也就是今天的临汾。 由此可知,汉代的越州大概范围包括现在的绍兴、义乌和诸暨等地。而杭州由于处于钱塘江边上,并不是越州的中心区域,所以称作“越城”未免有些名不副实。直到唐代,这个局面才有了改变。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越州都督郭知运于城东六十里的浦阳江边修筑新州城,此后越州城就迁移至此。而唐代的州府体制不同于汉代,它不像汉代的州府一样直辖属下各县,而是直接管理辖区内的郡县。也就是说,越州虽然管辖着杭州等十个县,但实际上这十县的行政中央是在越州城。
这种州府制改变了古代地方政区的轮廓,也极大地扩大了越州城的范围,使得越州能够和后来的杭州相匹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越城”和“杭城”对当地的历史进程是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