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景点有哪些地方?
一、淮河风景 【蚌埠闸】 位于蚌埠市淮河南岸,是淮河干流上唯一的一座大型拦河闸坝工程。 1957年5月兴建,1958年9月正式建成截流。
20世纪6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曾两次扩建。 主闸为串连式滚筒闸门,共38孔,每孔宽10米,最大泄洪量2410立方米/秒;副闸共24孔,最大泄量208立方米/秒。 蚌埠闸在淮河防洪中起了巨大作用,同时它又具有灌溉、引水、发电等功能。 【涂山】 涂山位于蚌埠市西郊约十公里处的怀远县城西北。
涂山下有禹会村遗址,相传大禹治水到此会诸侯于会稽,集诸侯于涂山,从此得名“禹会村”。
涂山南麓有著名的禹王庙(又叫禹帝庙),始建于唐,明清时期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 大殿为三间两步砖构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14.5米,进深7米。大殿前立高5米的大禹立像,系明嘉靖年间制作,像身通体贴金。大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均为硬山大脊屋面,柱下石柱础。 大殿后面为禹帝墓冢,周围砌围墙并建棂星门、望湖亭等。 【南湖风情园】 南湖公园位于安徽省怀远县荆山镇南端,距怀远县城1公里处,原为怀远县国营农场,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面积七百七十多亩。湖面面积约二百亩。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南湖公园进行了全面开发和建设,建成了以园林艺术景观为主的南湖风景区、以水面游乐为主的欢乐岛以及以养殖、垂钓为主的渔家乐三大主体项目。 在整个景区建设中,园区根据地形地貌特征,结合现代园林特点进行科学规划布局,运用多种园林形式和手法,形成了以观赏树木为主,花草为辅,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的水利旅游风景区。 南湖风景区包括大门区、休闲区、游乐区和水上活动区等四大功能区。大门区建有仿古牌坊和牌楼各一座,曲廊长廊四座,休闲区内建设了仿古建筑群落和园林小品等,游乐区设有豪华游船、电动船和脚踏船等各种类型船只四十余只供游客娱乐之用。
二、其他景点 【凤阳府城钟楼】 本名钟鼓楼,俗称钟楼。位于凤阳县府城镇中山街中心,坐北朝南。建于明代弘治六年(公元1493 年),万历十年(公元1582 年)、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 年)多次修葺,后改为小学校舍。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 年恢复原貌,仍作教学用房用。现保存较完整的是内层的明代楼,外层的民国建筑已拆除不存。 钟楼顶作十字脊,四面出翼角,上覆青灰色小瓦。平面方形,三层叠起。底层边长12.4 米,二楼以上逐层递缩收分,三楼面阔为一层之半,二层上置木结构楼板以通上下。楼身四面开门,底层两门临路,上层南门与北门相对,门外均设台阶。楼梯设在东南两面靠底层的位置。 该建筑用材粗大,整体结实挺拔,装饰简洁,风格朴实庄重而又不失灵动活泼,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风格特色。特别是底层的门楣上有精美的砖刻装饰,其内容都是佛教经典中的故事图案。
整组建筑除地面、柱础外,全部用砖石材料构筑,不设梁架,结构精巧,设计合理,功能齐全。 【皇觉寺】 原名晓庄寺,又称龙兴寺或龙华寺,因朱元璋曾在此出家为僧而得名,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凤阳县东门外。 据考证,寺庙建于何时无考,但据碑文记载至迟在元延佑七年(1320 年)已有规模,时称龙华寺。 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时曾在此庙为僧,明初重建,清康熙三十年(1691 年)又重修。寺院坐北朝南,占地甚广,原有天王殿三楹,大雄宝殿五楹,南北廊房三十多间,左右有厢房、禅堂、法堂、斋堂及僧房若干间。 寺庙大门南向,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石条,上刻“龙华寺”三字。入山门有石级可通天王殿。大殿内正中供释迦牟尼像,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东廊有地藏王菩萨塑像。西廊观音佛像。后为大佛殿,内供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边为卢遮那佛,右边为弥勒佛。两旁有十八罗汉雕像,形态各异。大殿左右还塑着四大天王塑像。
明朝开国皇帝朱由校,自幼曾在皇觉寺剃度为僧,法号“祖惠”,此寺遂成为佛教圣地和游人礼佛之地。 另外,还有蚌埠淮河公路大桥、龙湖春天度假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