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公园在哪?
人民公园位于静安寺附近,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南侧(近凤阳路) 在网上找到一份资料: “1956年8月7日,《劳动报》报道:“静安公园的改造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这座公园改建后,面积扩大到45万平方米,比原来扩大了五倍多。园内建筑总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其中有四万平方米是新建的。”
当时新建的亭台楼阁共有十五处,如新建的花圃、盆景园、牡丹园、蔷薇园、腊梅园、木兰园、玉兰园及对景山等。此外还有仿古的建筑如牌坊、照壁、城垣、拱极楼以及碑刻、石雕等。整个公园的设计布置突出一个“雅”字,各景点均按传统手法进行布局,力求自然优美又不失古朴典雅。
公园建成时正值国庆十周年,因此又称为“十一花园”,意为“人民的国庆节赏玩的地方”——当然,这些名称都没能流传下来。 ” 现在的人民公园 以上仅供参考
人民公园地处市中心区,南邻复兴中路,北靠西藏南路,东起黄家阙路,西至重庆南路,占地面积14.77公顷.是老上海市区最大一座综合性公园。
人民公园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产物。19世纪50年代起,法租界向北扩张,1864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相连,并逐步沿肇嘉浜和黄浦江向南膨胀。其间为保持界线明确和避免界内贫民窟的不良风气混入,法租界当局辟建了福开森路(今茂名南路)并筑铁路护栏与公共租界隔开,路南又辟“海金奇路”(今重庆南路)。在此界内还辟有公共空地8块,用于消弱公共租界的炮火进攻能力。此地就是现今人民公园的所在地。
在当时,这里地势低洼多为水塘,辟为跑马厅、溜冰场、养马场与仓库,俗称“跑马场”。1913年“沪军都督府”将跑马厅、溜冰场等购入,后改为“第一公园”,仍仅对跑马观众开放,对市民不准进入,成为法租界“公共场地”。解放后,于1952年开放,定名人民公园,为市民游憩服务。经过几十年不断的改造与扩建,特别是1999年全面改建后,公园面貌全新,游园内容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