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糕叫什么?

仰芸泽仰芸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人所谓的“糕”,一般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蒸糕”(或称“水糕”),二是指“蛋糕”。 “蒸糕”的制作方法和配料较为丰富,可以放各种干鲜果脯,也可以放核桃碎、瓜子仁等。比较著名的是“重阳糕”和“玫瑰糕”。 重阳糕的制作方法是将配料调成糊状,通过蒸笼蒸熟而成。因为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风俗,因此这个糕又叫做“重阳糕”。

还有一种用糯米粉为原料的糕点叫做“条头糕”,形状像一根根的面条,因此得名“条头糕”;有的在条头糕里面还掺杂着红糖,吃起来更加香甜。 而蛋糕的意思就比较宽泛了,主要指的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的操作过程最终制作而成的西点。虽然用的是西方的工艺,但是在风味上却深受东方文化的影响。

现在上海比较有名的蛋糕店是“好利来”与“可颂坊”。他们所销售的蛋糕用料新鲜,口感细腻柔软,味道更是美滋滋。

修璟岚修璟岚优质答主

上海糕点始于元末明初,清末进入南京路一带后,才开始向酥软型糕点转变。由于地处江南水乡,糕点的加工制作大多以米麦为主。比较有名的有城隍庙里的五香糕、三不素斋里的三色糕、五谷酥,小南门内的松仁饼、麦芽饼,大南门内的虾酥片等。糕点师傅制作时讲究配料合理、酥松绵软,清真点心尤为出名。

20世纪初进入南京路一带的永安等食品商店,出售的糕点逐渐软化酥化,与西方糕点制作工艺渐趋一致,如马桥酥、椰丝饼和各种月饼。这些饼店制作的各种糕点、月饼,通过店堂销售和“摇虾辣(即推销员挑着挑子沿街叫卖)”相结合的办法,进入市区和近郊居民家中,有的还销售到浙江、江苏等周边地区。30年代,糕点店和餐馆几乎融为一体,出现了专营苏式点心的“春华楼”、专营沪式点心的“蓬莱”和“杏花楼”、专营广式点心的“杏香斋”。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店堂有“红玫瑰”、“晶华”、“冠生园”、“大美”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