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竹林叫什么?

饶学森饶学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不是每一个竹都有名字,只有那些有“颜值”的竹才有自己的名字。 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一些颜值高、人气旺的名字,往往也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红拂妓”这个名字就代表了一种敢于打破世俗偏见、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勇气;而“苏菲娅”则代表了温柔与善良。这些名字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特定人格的象征。同理,有些竹有了一个美丽名字后,也拥有了这些象征意义——成为特定品格的代表。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赋予名字的特殊含义。 所以如果想知道自己家乡有什么竹子,首先要知道你家乡的竹子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它们获得了自己的名字。

先给大家看一张有趣的图——这是《中国植物志》里记录的关于竹子的各种名称(图片来自百度) 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区对同一个物种有不同的称谓,而且很多还非常有意思。比如浙江俗称“楠杆”的楠竹,在福建被称为“毛竹”,而在四川则是“南竹”。南方多称楠竹为“楠木”,其实这种楠竹和香楠或小叶楠这样的树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那为什么楠竹有这么多名字呢?

这是因为每个地方的竹子都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传播开来,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而进化。所以不同地区的人,对“外来物种”的记忆点和传承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物种,人们的称呼就会不一样。 这张图片来自一篇研究西南地区竹子分布的文章中(图片摘自文章《西南地区的竹类植物及其地理分布》) 可以看到,楠竹这类品种最流行的称呼是“毛竹”,因为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广泛种植。其次是当地原生的一种竹种——“麻竹”。再然后才是“楠竹”。可见“毛竹”这个名字是多么深入人心。

不过,这“毛竹”的名字可一点都不美,甚至还带着点嫌弃的意思……那它到底为啥得名“毛竹”呢? 因为它的竹竿上覆盖着一层层的蜡粉,远看好似长了层白毛,因此得名“毛竹”。(是不是有点像长满了白发的年轻人……) 其实,很多竹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外观都很相似,像毛竹这样长满绒毛的竹子有很多,但大多数都不出名。唯独毛竹成了一个特例,不但名字叫得响,还是个名副其实的“网红”。这主要是因为明代大文豪兼食品评鉴家袁宏道写了一篇叫《竹炉煮茶记》的文章。这篇不长但很经典的文章,让毛竹这个“土鳖”一下子变成了“明星”——成了文人墨客案头上的必备之物。再加上明代的文人群体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因而带动了毛竹在商业层面的迅速崛起。 从此,毛竹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本土产量最高、知名度最高的竹子之一。并多次出现在古诗词中。如宋朝诗人黄庭坚的《咏竹》: “竹笋才生黄箨,尖芒欲涌苍波。晓风浓露幽篁,夜月孤烟朔漠。高节万仞峰前,雄姿三春雪后。萧萧华鬓风霜,历历秋波老眼。直须来作幽人,苦胜他山之秀。岂惟桃李攀援,甘让芝兰雨露。愿君莫负青春,早著先鞭如意。” 不只是诗词,近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毛竹的身影。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就有对毛竹的生动描述: “这新生的绿原,带着无穷的生机,扑脸而来,使人感到像雾,像雨,又像吹起的蒲公英,或是含羞的杜康酒;使你想举杯高歌,你想大声呼喊,你也想耳语呢!” 好一个毛竹,不但古今文人喜爱有加,就连现代文学家也不放过。真是“一夜走红天下知”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