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卡的区别?
在上海,公交IC卡有2种,一个是交通联合卡(交通一卡通),另一个是普通公交卡,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充值金额上限不同,交通联合卡的充值金额最高能充500元,而普通公交卡的充值金额最多只能充100元。 两种卡都可以在乘坐公交、轨道交通、以及松江有轨电车时使用,享受票价优惠,在地铁里刷卡坐地铁时不享受优惠; 使用范围:乘坐地铁时,不享有优惠; 使用方法:将卡放入闸机读卡器中即可。
目前,上海已发行了4种交通一卡通,分别是交通一卡通·普通卡、交通一卡通·学生卡、交通一卡通·老人卡和交通一卡通·爱心卡。 其中,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覆盖了公交车、地铁、轮渡、出租车等,并可在长三角地区互通互刷。
“交通一卡通”卡采用实名制,有“实体卡”和“虚拟卡”两个版本,“实体卡”由市民个人妥善保管,而“虚拟卡”则存储于上海市交通卡公司客户服务网,一卡一号,凭身份证号码实名申领,不能挂失,也不能退资。
学生卡:只要是上海市的学生(不限本人户籍,只要所在学校是上海市的就可以),都可以申请学生卡,学生卡刷卡只需0.5元,有效期到高三毕业,若要续办,可以直接到就近的学生卡办理点刷原学生卡,支付下一年度学费即可(一般10元左右)。
月票卡:分为120次和40次两型,一次一次地刷到次数刷完了之后,需要去人工窗口划月,价格与正常票价相等,次数自动叠加,可以一直用下去。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卡只有在一人使用,且只在规定的路段之间刷卡时,才合算,否则比普通的卡还要贵。月票卡不能在高峰时段刷(早7-9点,晚5-7点)
老年卡:老年卡主要功能就是乘坐公交地铁免费,同样不能在高峰时段刷。老年卡必须人、卡不分离,否则公交司机有权拒刷,这主要是为了防止老年卡借给他人使用。老年卡在办理的时候需要提供本人户口、身份证、退休证明、一寸照片等,手续较繁琐。外地来沪老年人,一般不办理公交老年卡,但可以办理学生卡使用(本人确实不是学生)。
异地卡:一些与上海公交联网的地区,例如江苏南京、安徽芜湖等城市,在本地发行的公交卡可以在上海使用。这些地区在本地发行的卡叫做异地卡。使用方法和本地卡都一样,但要扣除相应的工本费和押金(一般是35-40元)。需要注意的是,异地卡的额度不可在上海任何地点充值,若在上海耗用完毕,必须要回到本地充值。
普通卡:普通的记名公交IC卡(不是磁卡),卡的封面印有本人照片、姓名、地址以及不完整证件号码。可享受空调期票价8折,其它时期7.5折的优惠,可以退卡。若挂失,一个月后仍未寻回,则可凭办卡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赔偿金(新卡),其内资金额度不能赔付,不记名且不挂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