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白沙镇属于哪里?
成都不只有一个白沙,但只有三个白沙镇,而且都叫“成都市双流区白沙镇”! 但这三个白沙镇可不是同一个地方——它们的地理上离得很近,但历史上却是完全不同的所在地。
目前有三个白沙镇,分别是: 它们同属双流区管辖,但分别属于不同街道: 新津县新平镇的这两个白沙,以前是属新平乡(现已撤并);而现在的双沙街道的第三个白沙,原属双流县第三公社,因此取名为“三和”。
关于这三个地名来源的说法较多,这里列几个比较可靠的来历: 新津县的这两个白沙,因为新津县在汉唐的时候曾置过“柏杨县”,而这两个白沙所在的区域古时正好属柏杨县管辖,因此才得名“白沙”。 “柏杨”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点耳熟能详,这是因为60年代著名作家姚雪垠所著《李自成》中多次提到“柏杨”,使得这个地名被更多人熟知。 其实“柏杨”就是“白杨”——因为在古汉语中“柏”“白”通假,所以“柏杨”其实就是“白杨”之意。
至于为什么取这样名字,说法不一。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因为古代这一带盛产白杨,且白杨树杆挺拔,树叶茂密,四季常绿,是建造房屋极佳木材,因此受到人们喜爱。 而另一个解释则是认为这里的白杨树是“野生”的,即这种树原本就是野生的,而不是人工栽培的树种。 在古代林业相当重要,对于野生木材尤其重视,为了防止滥伐乱砍,对“野生”木材有严格规定:只有“赤道以北,中国土地上生长着的木材才能被称为‘野生’。而在赤道以南生长的树木必须称为‘番木’或‘南木’”。
由于白杨树主要分布在北方,因此古代的“白露”指的是白露节气的那个“白露”——它的意思是白露时,除了西南的一些地区之外,其他地方的树木都应该“凋零”了,而唯独这里的白杨树却无秋意,充满生机。 所以后来的诗人用“白露”来指称这些白杨树的时候,也是沿袭了这一称呼的来历。如唐代诗人王维就有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旧山多草木,二月杏花飞。”(《送元二使安西》) 另外,虽然这二处的“沙河”都有河套芦苇丛的意思,但是这里的“沙河”与北京西郊“沙河”可不一样哦!